《安塞腰鼓》ppt190
- 资源简介:
共34张。有教学设计,约3760个字。
课堂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第一课时
版本年级 人教版七年级下 单位姓名
总课时数 2 教学手段 电子白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学习本文的场面描写。
过程与方法: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学习本文的场面描写
教学难点 从不同角度、侧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课型 新授课 学习方式 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观看一段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看完后请同学们用一个恰当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可能出现的答案:壮观、有气势、场面宏大、激动人心……
教师导入新课:看了这段表演,同学们都有了各自不同的感受,那么在作家的笔下,安塞腰鼓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刘成章一起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
二、出示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学习本文的场面描写
2、 从不同角度、侧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三、检查预习
根据我们提前布置的预习,请同学们介绍一下安塞腰鼓和作家刘成章。
1. 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国的各地展现风采,并为世界瞩目。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2. 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安塞腰鼓》是《羊想云彩》中的一篇。他写陕北,追求“土”(即民族化和地方色彩):有诗意的土,有灵性的土,向“信天游”靠拢。这就攫住了陕北的“魂”,也显出了他散文的“精气神儿”!
3. 字词积累:
亢奋( ) 晦暗( ) 羁绊( ) 颤栗()
蓦然( ) 冗杂( ) 烧灼( ) 磅礴()
叹为观止戛然而止( )
词语:大彻大悟、惊心动魄、叹为观止、戛然而止
四、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在作者笔下,这是的安塞腰鼓?
2、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把你刚才的感受读出来。
3、配合画面,学生展示朗读解说。
同学之间互相点评,谁读得好,谁还有哪方面需要改进?
五、内容分析 1、在安塞腰鼓敲响之前之后分别是怎样的状态?由此你可以将全文进行怎样的划分?
明确:静。全文:静——动——静。
全文可分为三段,用文中的词语概括为:
打鼓前1-4:安静的腰鼓
打鼓中5-27:激昂的腰鼓
打鼓后28-30:寂静的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