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ppt38
- 资源简介:
课件共14张,导学案3090字。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教师版)
编制人:李慧 审核人: 张桂秋 科组长:杨青兰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中的音乐美。
②从表达技巧、炼字方面鉴赏诗歌,体会诗人描写音乐手法的妙处 。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背诵诗歌,取感受诗歌中的音乐美。通过合作探究,去深入把握诗歌描写表现音乐的手法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去感受音乐之美,语言文字之美,从而提高美的感知及境界。
【学习重点】
诗人巧妙的描写表现音乐的手法
【学习难点】
通过品味语言,去感受语言展现音乐的独特魅力
【知识链接】
关于诗题
“引”,乐府诗体的一种,与“歌”“行”“吟”一样,标明着古诗的一种体裁,属古体诗,它的章节、句式和格律一般比较自由。“箜篌”,古代的一种拨弦乐器,有竖箜篌、卧箜篌等多种样式。它一般有二十三(一说二十二)根弦。李凭是梨园弟子,善弹箜篌,技艺精湛,名噪一时。李贺的这首诗就采取了乐府诗中“引”的这种体裁,比较自由地抒写了他对音乐的感受。
【自主学习】
一、关于李贺
李贺(791—817),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27岁病逝。他的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后人称其为鬼才,称为“诗鬼” 。
二、关于背景
《李凭箜篌引》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瑰丽,境界奇幻,浓墨重彩,艺术感染力很强。
三、夯实基础
1.给加点字注音:
箜篌( ) 神妪( yù ) 瘦蛟( jiāo )
2.结合课文注释, 准确理解并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吴丝蜀桐张高秋:在秋高气爽之时弹奏制作精美的箜篌
李凭中国弹箜篌:李凭在国都长安弹奏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形容乐声清脆
芙蓉泣露香兰笑:形容乐声清丽
石破天惊逗秋雨:补天的五色石(被乐音)震破,引来一场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