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6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7道题,约9320个字。
朝阳区2016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5题。
材料一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药学在对待人体、药物及两者的关系时,强调治疗的个体差异。对感冒发热,中医可能根据望、闻、问、切这四诊归结为不同的症型,采用不同的治疗,而西医常常用同一种药。例如,对持续高热的病人,中医认为,此类病人虽然体温高,有的属于假热真寒,应用甘温去大热的方法治疗,有的属于实热,要用苦寒药物清热泻火;而西医一律用多种抗生素来治疗。
所以说,中医药学诊治疾病是把诊治“病的人”放在第一位,西医药学诊治疾病是把诊治“人的病”放在第一位。
材料二
在中医理论当中,大家比较熟悉的一句话就是“以毒攻毒”,例如,古人曾把毒蛇晒干制药来治疗毒疮。其实,“毒”是什么?以“毒”能不能攻“毒”,中医实施“以毒攻毒”能不能保证生命安全,这些在中医界至今还是十分模糊的。其实,中医所攻的“毒”,如“痈疮肿毒”之类,早在19世纪70年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就为我们解释清楚了,那不是什么“毒”,而是“细菌感染”。30多年以后,意大利医生艾利奇发现了细菌的“可染色性”和“化学亲和性”,并用抗生素治疗因此引发的高热。抗生素就是利用细菌的“可染色性”和“化学亲和性”杀死或抑制细菌,以达到拯救患者的生命的目的。这才是科学意义上的“以毒攻毒”,它为我们“以毒攻毒”奠定了科学基础,也为安全使用抗生素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中医的“以毒攻毒”则是非常盲目的。
最近,听说有人试图依据中医的“以毒攻毒”研究利用砒霜治疗白血病。那可能是非常危险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证明,癌细胞对砒霜具有独特的化学亲和性或可染色性。在这种条件下,使用砒霜杀伤癌细胞,必定是盲目的,它会把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同时杀死。
1.对文中加点字字音及画线字笔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瑰宝guì “医”字第二笔是“丿”B.瑰宝guī “医”字第二笔是“”
C.瑰宝guī “医”字第二笔是“丿”D.瑰宝guì “医”字第二笔是“”
2.学校举办红五月文艺汇演,郝老师突感身体不适,带着舞台妆便匆匆赶到附近的中医院,却被医生告知无法准确判断病情。影响医生对病情做出准确判断的一种诊疗方法是(2分)
A.望诊B.闻诊C.问诊D.切诊
3.郝老师病愈后,为感谢医生,特意请一位书法家写了一幅书法作品《悬壶济世》赠与医院。对下面这幅作品的欣赏,恰当的一项是()
A.采用隶书书体,方正典雅,赞医德高尚,救死扶伤。
B.采用楷书书体,端庄大气,赞大医精诚,舍己为人。
C.采用草书书体,飘逸潇洒,赞医者仁心,普济众生。
D.采用行书书体,浑厚圆润,赞医术高明,手到病除。
4.阅读材料二,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医理论中的“以毒攻毒”指的是什么。(2分)
答:
5.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提出一个问题,并做出解答。(4分)
问题:
解答: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一)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第6—9题。
1.鲁达记挂金老父女,赶到客店时,正赶上店小二拦阻父女二人。鲁达一掌打来,店小二抱着头跑进店里了。 2.金老父女走后,
。 3.鲁达来到状元桥,找到郑屠开的那家肉铺,只见那郑屠正端坐在柜台里面,看那十来个刀手卖肉。
2. 郑屠看见是鲁提辖,慌忙出柜身来唱喏。鲁达在肉铺外坐下,招呼郑屠亲自动手切肉。郑屠不敢不依。 5.郑屠整弄了一早辰,把切好的肥的、瘦的臊子都用荷叶包了。鲁达却说还要十斤软骨也要切成馅。 6.郑屠按捺不住火气,顶了一句。鲁达抓起两个荷叶包朝郑屠打去,登时一阵肉雨,抛得郑屠满脸满身。
7.郑屠大怒,拿起剔骨刀跳了出来,却被鲁达一脚踢翻在地,又踏上他的胸脯,一面打一面喝骂。 8.鲁达三拳打过,没想到郑屠直挺挺躺在地上,没有进的气了。鲁达寻思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9.鲁达回到寓所,急忙卷了些衣服和盘缠,细软银两,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出了渭州城。
6. 第2幅画集中表现了鲁达做事思虑周密。结合前后连环画的内容,为这幅画补写一段文字。(2分)
答:
7. 从《水浒传》及连环画的内容来看,鲁达为帮助金老父女解困,三拳打死郑屠,表现他①的性格特点,同样能表现鲁达这种性格特点的故事在《水浒传》中还有很多,比如②。(2分)
8.《论语》有言:“见义不为,无勇也。”请结合连环画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4分)
答:
9. 中华武术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风貌,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运动。从连环画和下面的链接材料中可以看出,鲁达所用的拳术最可能是拳。(2分)
【链接材料】
拳术是中华武术中徒手技法的总称,流派众多,运动风格各异:象形拳以模拟各种动物和人物的形态为主,缺少或很少有技击的动作;短拳简明快速,拳法密集,猛起硬落,一气呵成;太极拳动作舒展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