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设计2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6/6 22:01:3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00个字。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
  2.体味《再别康桥》的意境美,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
  3.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
  (1)通过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2)通过赏析,学会鉴赏诗歌的意象美;
  4.品味语言,感悟作者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
  教学重点:
  体味作者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作品中集中体现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
  教学难点:
  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对意象、意境的具体分析来解读作品。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整体把握,诗歌感情抒发的基调):
  教师:自古以来,每当遭遇离别和守望,总不免令人黯然消魂!古人的作品中——
  曾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更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
  曾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坦然!
  曾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一份沉重;
  更有“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一份洒脱、一份飘逸!
  那么,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抒发的是怎样的一份情感呢?
  意象:客观的景物;意境: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的有机融合所营造的一种新的景致。
  1.学生散读,探究。
  2.鼓励学生演示朗读。
  师生简要点评,围绕:是否“入境”!(“意象”与“意境”的整体把握问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