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教案38
- 资源简介:
约9160字。
高二语文文言文之《滕王阁序》同步教案
适用学科 高中语文 适用年级 高中二年级
适用区域 通用 课时时长(分钟) 120分钟
知识点 1、文言实词和虚词 2、文学常识积累3、文言句子翻译4、文章内容及主旨理解把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2、鉴赏本文的美景与真情
3、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2、鉴赏本文的美景与真情
教学难点 1、鉴赏本文的美景与真情
2、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 课堂导入
对理想的执著往往在遭遇挫折时会产生巨大的痛苦,面对人生的困境,有的人以老庄、佛家的出世思想为寄托,去寻找诗意的 人生,一如陶渊明;有的人执著于其中,痛苦而不能自拔,进而愤世嫉俗,玩世不恭,一如刘伶;有的人以天下为己任,勇于进取、积极 向上,一如曹操身处初唐的王勃当时很年轻,却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正如落霞, 但即使生命如此短暂他也要以孤鹜一 “ 飞 ” 的矫健姿态去迎接,去挑战!他的理想更加坚定、斗志更加昂扬,他以飞翔的姿态定格于滕王阁的秋水长空,那青春的宣言响彻了历史的天空,
今天 听来仍旧让人怦然心动、 热血沸腾我想起了美国作家海明威在小说 《老人与海》里的一句名言:“ 一个人生来不是被打败的,你可以消 灭他,但你不可以打败他! ”
二、 复习预习
从王勃的简历说起
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生于公元650年或649年,字子安,龙门人(今山西河津人),6岁善文辞,构思无滞,词情英迈。9岁鉴赏力超群,得颜师古注《汉书》,读而作《指瑕》以正其失。史载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道祥赞为神童,并向朝廷表荐,而王勃对策高第,被授朝散郎。到17岁时就做了沛王李贤征的王府侍读。
可是,种种打击却接二连三地向他袭来。大约做王府侍读一年多的时候,他因为“戏为《檄英王鸡》”一文,竟然被唐高宗怒逐出府,这时他很失落,随即出游巴蜀。到他22岁时,他好容易又得补为虢州参军,可是又因为“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于是,他又犯下死罪,所幸遇上大赦天下才得以免除灾难,可是,他的父亲王福畤却因此而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今越南河内)。
大约26岁时,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没想到在渡海时溺水,最后惊悸而死。
综观王勃的一生,我们首先叹其英年早逝。其次,他一生多有不得志者,其内心应当是时有不平,或者愤怒悲凉,或者又心存幻想,渴望着自己能够大展鸿图。
三、知识讲解
知识点1
考点/易错点(一)、重点字词
1、枕: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倚,据)
2、维:时维九月(介词,在)
3、序:序属三秋(名词,时序)
4、上:俨骖騑于上路(形容词,高)
5、披、闼:披绣闼(开,小门)
6、旷:山原旷其盈视(形容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