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门一脚: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钩沉
- 资源简介:
约12420字。
【超级重磅】临门一脚: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钩沉
作者:(深圳)鲁力 编审:赵怀兵
一、“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与“传统”材料作文的区别。
一篇合格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内容固然是最重要的,但倘若形式载体不符,恐怕也至少要算作偏题了吧!时至今日,仍有不少考生对任务驱动型作文不甚了了,写作时往往不得要领,把“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误当做“传统”材料作文来写,结果虽然是“下笔千言,思接千载”“洋洋洒洒,文辞优美”,但所写内容“不在材料范围之内”,分数便可想而知……
因此,很有必要再一次厘清“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和“传统”材料作文两者最根本的区别。
简而言之,“传统”材料作文基本章法(套路):
引述材料,提炼观点(或“开篇点题,引述材料”)——围绕观点,发散引申——夹叙夹议,处处点题;
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仅以“权衡与选择类为例)的章法(套路)则是:
概述比较,态度明晰——该比则比,多维说理——就事论事,少扯闲题——身份代入,明确文体。
就要求限制而言,
“传统”材料作文较为宽松,便于自由发挥;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必须严格按照各项“任务指令”行文。
就内容而言,
“传统”材料作文“多见(xiàn)于外”;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则“多析于内”。
就论证说理而言,
“传统”材料作文不如“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逻辑性这么严密。
在“比较”运用上,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和“传统材料”作文,其实都要“比”。
前者偏重于材料提供的几个人、几件事、几种观点等的“内部互相比较”,多限于就事论事——不准扯远了;
后者偏重“外部类比”,只要不脱离中心——可以发散类比、旁征博引。
如果硬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本质特征,那就是:
就事论事。
【例文展示】
2016《中山狼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企业举办创意设计大赛,大学生小云经过反复酝酿,确定了创意主题和设计方案,并邀请小宏、小腾两位同学参与相关事务。最终,小云领衔设计的参赛作品荣获了特等奖,获得3万元高额奖金。
某报记者就奖金分配问题采访了他们。小云认为荣誉是三人集体合作的结果,表示要一起协商,合理分配奖金;小宏已决定把自己的那部分奖金让给小腾,帮助小腾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而小腾则建议大家把奖金都拿出来,设立创新驱动基金,以便鼓励更多同学参与创新活动。
对于三人的不同想法,如果你是老师、企业家或家长,你倾向于哪一种?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集体成功,荣誉共享
深圳罗外高三(12)班:梁馨
近日,在企业举办的创意设计大赛中,以大学生小云为创意设计核心,以小宏、小腾为辅助的创作团队荣获了特等奖,获得了万元奖金。在如何分配奖金的问题上,三人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开头概述全面而简洁)
作为一名老师(写作身份代入很自然),我认为,小宏与小腾的想法都有值得赞许的地方,可以看出两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小宏决定将自己的奖金让给小腾,帮助他缓解家庭经济压力,这是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小腾则决定将大家的奖励都拿出来设立基金,给更多人创新机会,这是一种大爱。
也许,小宏同学的善意也许不会为小腾所接受,况且区区奖金也无法使他的家庭有明显改善,而小腾同学的想法是“舍小家为大家”,没有顾及同伴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