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ppt11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七年级上册课件
  • 文件类型: doc, ppt
  • 资源大小: 5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5/30 9:57:1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23张。有教学设计,约3650个字。

  《在山的那边》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积累“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一瞬间”等词语,
  在山的那边教案
  。
  2. 初步了解诗歌的常识,领悟诗中“山”与“海”的意义。
  能力目标
  1. 提高朗读能力,在朗读中感悟诗歌内容与思想,学会初步欣赏诗歌。
  2. 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目标
  感悟诗中蕴涵的哲理,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会其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2. 品读揣摩语句,准确理解诗的内容和情感。
  突破方法:通过教师指导朗读、范读,学生诵读、品读等环节,体味诗歌所蕴涵的哲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把握词句,准确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朗读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让学生在声情
  并茂的诵读中把握“山”与“海”的内涵,领悟诗歌表达的人生哲理。
  2.合作探究法:组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研读诗歌,品味诗歌具有表现力
  的语言,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美好而朦胧的梦,或者充满新奇的幻想,或者有美妙的
  希望。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你童年最美的梦。
  现在你的理想是否实现?如果实现,你是靠怎样的努力实现的?如果没有,我们一起走进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看看有哪些收获。
  二、探究学诗方法
  1. 诗歌常识
  诗歌,与散文、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形式,偏重于抒情言志。它一
  般分行排列,语言凝练含蓄,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
  2. 方法探究
  回忆、探究如何学习诗歌:
  学习诗歌,重在朗读和品味。
  朗读是学诗非常重要的环节。怎样才能把诗读好呢?同桌之间讨论、明确:
  一要读准词句;二要读出节奏停顿;三要读懂内容;四要读出情感。
  品读诗歌,要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从用词、修辞、写法的角度,领悟
  内容和情感,品味内蕴,提高诗歌欣赏的能力。
  三、诵读诗歌
  通过多样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把握诗歌内容及作者情感。
  1. 一读诗歌,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在文中用红笔标画出重点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
  积累。
  痴想(chī):发呆地想隐秘(yǐn):隐蔽,不外露
  铁青(tiě):青黑色,常形容人(矜持、恐惧、盛怒或患病时)脸色发青。凝成(níng):凝结而成诱惑(yòu):引诱,迷惑
  喧腾(xuān):喧闹沸腾扎下(zhā)
  漫湿(màn):润湿,浸湿一瞬间(shùn):一眨眼之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