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48
- 资源简介:
- 约2180字。 -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2.幽默讽刺手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小说,塑造了一个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媚上欺下、卑鄙无耻的走狗形象——奥楚蔑洛夫,这篇小说是《变色龙》,作者是契诃夫。
 ★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和剧作家,是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法•莫泊桑、俄•契诃夫、美•欧•亨利)之一。
 鲁迅说:“契诃夫是我最喜爱的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说:契诃夫是无以伦比的艺术家。
 今天我们就再学他的一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
 二、教学新课
 1.学习目标
 学习这篇小说我们学习什么呢?
 ★展示目标,见上。
 2.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⑴创作背景
 人物都是社会中的人,我们这篇小说中的人物又是什么社会背景下的人物呢?
 ★小说发表于1898年。十九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固守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也出现在知识界。
 ⑵人物形象
 “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是这样的人呢?
 因为他不但外表打扮、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外在的套子,而且思想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