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59
- 资源简介:
约2380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授课:方飞燕
教学目标:
1、 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2、 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 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2、 体会“讽”的说话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有句名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那么良药是否一定苦口,忠言是否就一定逆耳呢?其实不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听一番顺耳的忠言。
请大家把课本翻到92页。
二、《战国策》简介 (教师指明要点)(幻灯片1)
•《战国策》又称《国策》,国别体史书,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由战国末期和秦汉期间的人编纂,作者不明,最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共33篇。记载了从东周贞定王17年到战国秦始王31年,共245年间的历史。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叙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请问: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左传》
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 《国语》
三、学生齐读课文,纠正字音、句读(幻灯片2)
A.纠正字音
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窥(kuī)镜
期(jī)年 朝(chāo)于齐 间(jiàn)进
B.纠正句读
1. 邹忌/修/八尺有余
2. 今齐/地/方/千里
3. 王之蔽/甚矣
四、解题
A.[教师]:我们来看,本文的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请问里面提及了几个人物,哪几个?
[明确]:两个。邹忌和齐王
B.[教师]“纳”我们知道是采纳、接受的意思,那么“谏”呢?
[明确]: 臣下对君王的规劝
C.[教师]:那么“讽”是什么意思呢?
[明确]: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D.教师予以肯定。请一位同学把这个题目翻译一下
[明确]:邹忌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齐王采纳意见。
五、文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