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ppt26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flv, mp3
  • 资源大小: 18.43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5/23 11:23: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琵琶行
《琵琶行(并序)》9张ppt.ppt
《高山流水》.flv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docx
高中语文课文朗读琵琶行 mp3.flv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琵琶行
  一、教材分析
  《琵琶行(并序)》是鲁人版必修2第三单元“感受艺术魅力”组块的一篇讲读课文。《琵琶行(并序)》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长篇叙事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喝”。诗歌主题鲜明、人物形象生动,抒情真切细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对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诗歌、音乐等艺术之美,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的积累,已具备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较强,这为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的因素。
  三、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而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根据课程标准和单元教学要求,结合本课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了解文学常识;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品味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感知作者把音乐描写与听者、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
  ②.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用比喻、通感、烘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培养学生诗歌、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新社会的感情;引导学生领会诗人情操里体现出的人性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使用课件、音乐录音,小视频。在教学刚开始的时候播放琵琶曲,营造创设环境和氛围,然后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课件展示教学的过程。尤其是问题引导,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呈现。
  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文章整体上以小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最后在优美的琵琶曲中让学生尝试背诵。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