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ppt9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36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5/23 9:10: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27张,教案约2170字。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编排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专题“珍爱生命”中的第一板块“精神支柱”中。“珍爱生命”这个专题由两个板块组成:“精神支柱”和“生命之歌”。围绕“珍爱生命”这一主题选入了《我与地坛》、《最后的常春藤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鸟啼》四篇文章,旨在让学生体会自然生命的伟大,敬畏生命,善待生灵,热爱生活,
  二、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刚步入高中阶段,心理比较躁动,对人生对未来还没有很多生活的历练,处于情感的模糊期,尚未形成科学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急需从情感上加以引导,促使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从语文教学上来说,这是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小说,学生对小说的文体特征等还不是十分熟悉。因此,我制定了课前预习,设计了预习提示。
  鉴于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根据课程改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理解小说曲折的情节和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⑵体会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
  设计依据:为了锻炼学生筛选信息、利用小说三要素分析文章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能够根据预习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探究。
  设计依据:突出学生个体的主体地位,建立以生为本的发展性课堂教学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能认识建立精神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
  ⑵树立“爱”的信念,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