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论》学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5/22 20:52: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550字。

  第12课 留侯论
  目标定位 1.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和词类活用情况。2.了解本文的论题及艺术手法。3.正确辩证地看待“忍”。
  1.背景探寻
  苏轼在嘉祐二年(1057)应举,主考官欧阳修见其文,“惊喜以为异人”,疑是自己学生曾巩所作,为避嫌抑置第二。拆封看名,当时就说此人“当是文章必独步天下”。苏轼进士及第后因母丧回蜀。服孝三年,又赴京应制举。此《留侯论》是嘉祐六年(1061)正月作者应制科时所上“进论”之一。是苏轼的早期作品。
  本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载张良圯上受书以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留侯一生事迹很多,可论者不少,作为一篇史论,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有重点、有所侧重地选择材料,苏轼则是紧紧围绕题旨——“忍”。作者在留侯一生丰富的材料中,只选取了两件最能体现留侯能“忍”的典型材料,一是圯上受书老人教“忍”,二是辅佐刘邦定天下并教之以“忍”。前者是留侯之“忍”的来源,即“得忍”;后者是留侯之“忍”的历史作用,即“用忍”。
  2.文学常识
  史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记叙和评价的一类文体。可以全面评述,也可以抓住一方面联系现实,体现现实价值进行评说。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挟持(  )      ②圯上受书(  )
  ③刀锯鼎镬(  )  ④虽有贲、育(  )
  ⑤孺子(  )  ⑥称其志气(  )
  ⑦鲜腆而深折之(  )
  答案 ①xié ②yí ③huò ④bēn ⑤rú ⑥chèn ⑦xiǎntiǎn
  2.通假字
  ①卒然临之而不惊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猝” 突然 ②“现” 显现
  3.一词多义
  ①过必有过人之节        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②怪其事甚怪        油然而不怪者        
  ③其非子房其谁全之        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④所以所以微见其意者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     
  ⑤而拔剑而起,挺身而斗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        卒然临之而不惊        
  ⑥之必有过人之节        子房之不死者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        
  答案 ①超过,超越/错 ②奇怪/“以……为怪” ③难道/大概 ④“用……的方式”/“……的原因” ⑤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 ⑥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词类活用
  ①其君能下人: 
  ②臣妾于吴者: 
  ③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④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