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中学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6道小题,约10240字。
台州中学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 语文
(注: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卑鄙bǐ 颠踬zhì 箭镞cù 静谧mì 黑魆魆xū
B.分蘖niè 按捺nài 毗邻pí 歼灭jiān 阒无一人qù
C.詈骂lì 挨批ái 揩油kāi 发绺liǔ 一哄而上hòng
D.撇开piē 牝鹿pìn 鸟窠kē 膻味shān 解甲归田xiè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真不知它们凭着哪种朦胧的洞察力,领会了素芭内心的痛楚,然后贴近她的身子,用犄角轻轻地摩娑她的臂弯,竭力用无声的同情,安慰她。
B. 他们还有未实现的宿愿,所以他们在长夜里,在树林的低沉的喧响下面,泥沼的有
毒的恶臭中间,坐着想来想去。
C.行走在朝霞绚烂、凉风习习的原野上,是何等的心旷神怡啊!地势平坦,远方的景物尽收眼底。天空轻盈,辽廓,深邃。
D. 她的宅第坐落在果园旁边,被菩提树的枝桠环抱着。宅第并不大,矮礅礅的,已沉到贴近地面,可是给人的感觉却是它永远不会有倾圮之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清明、端午这样的小长假期间,远足登山成为人们首选的度假方式。人们流连于苍翠的林间,顿觉如坐春风,心旷神怡。
B.一切仿佛是隐藏在我们所谓无生命的物体里的那种恶性暴发了出来,它样子像是发了脾气,正在进行一种古怪的神秘的报复。
C.卫生筷其实并不卫生,多为黑作坊经过简单浸泡漂白后即投放市场的“产品”。近日,长沙市警方和工商、卫生等部门上下其手,一举摧毁了多个加工窝点。
D.凤凰卫视的著名主持人鲁豫,身材娇小,着装优雅,谈吐伶俐,如此玲珑剔透又如此咄咄逼人,与她面对面,你简直不可能有任何躲闪的余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日,一则由大学生自制的医疗科普微视频获得网友们的一致好评。这则视频给《太阳的后裔》中相关情节片段配上幽默风趣的语言,让网友们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中了解M3病毒等医学科普知识。
B.很多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城市记忆,这些记忆不应该在一次次旧城改造中被“覆盖”更新。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有没有住过名人”、“有没有发生过著名事件”作为拆除的依据。
C.令记者感到意外的是,揭晓诺贝尔奖这一被视为科学界最高荣誉、奖金高达百万美元的地方,竟是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里最普通的一处二层小楼。
D.卢浮宫、白金汉宫等世界著名宫殿见证了帝国的兴衰和文明的构建,它们以固态的建筑、雕刻、绘画、艺术等形式诉说着流动的历史与文化。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等。
B.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成功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如《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是一个充满浪漫与幻想且又多愁善感的女性。
C.雨果,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
D.海明威《桥边的老人》中的“我”,带有冷静的旁观者色彩,更多的是在“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一切都蕴含在客观的叙述中,体现了海明威独特的叙事风格。
6.阅读下面故事,说说修改后的对联有何妙处?(5分)
明末重臣洪承畴官至高位,常自命为“忠节”之人,他曾自撰楹联一副“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高悬于自家大厅的门框上。后来,松山一战,洪承畴变节投敌,时人鄙视这个叛徒,在他这副自撰联的两边各添上一个虚词,变为“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国民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改善了,消费观念变化了,而奢侈浪费的行为也悄然成了一部分人的“时髦”。请你针对这一现象,拟一条公益广告词。(4分)
要求:①立意明确,能起到警醒或劝诫的作用。②用语文明,措辞得体。④不超过25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诗,中华文华的魂
世界上没有哪种艺术像我国古诗一样如此久远辉煌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文化。早在4000年前的《尚书•尧典》,就提出了“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的诗乐结合的理论。虞舜的《南风歌》、《卿云歌》也正是同一时期的产物。“卿云烂兮,乣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只十六字却昭示出一个伟大民族诗意的觉醒,从太古洪荒迎着朝阳高歌猛进。此后的《诗经》、《乐记》也都被尊为经典。隋唐以后朝廷以诗赋取士,影响更大。正如《乐记》所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可见地位之显赫。
从艺术上讲,集汉语言文字声情意象之美的古典诗词,它精练、美听、微妙、易记,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直至近世,真如群星丽天,森罗万象,美不胜收。上从帝王将相,下到渔父耕夫,无不喜闻乐诵,成了人们文化生活的首选。流传之广,辐射之大,积淀之深都是绝无仅有的。古诗所构建的美学理念,也随之深入人心,渗透到中华文化各个方面,成为其支柱、灵魂乃至积淀为潜意识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