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中学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一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5/17 7:03: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4道小题,约6670字。

  台州中学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9题每题2分,共18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逻辑 (jì)          发髻(jì)          拓片 (tà)          言简意赅(gāi)
  B.桦树 (huà)         花茎(jīng)        脐橙(qí)            咬文嚼字(jiáo)
  C.流涎 (xián)        付梓 (zĭ)         鬈曲(juǎn)          繁冗拖沓(rŏng)
  D.干校  (gàn)        门框(kuàng)      蹙眉(chù)         锱铢必较(zhū)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
  B.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道:“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真是令人毛骨耸然。
  C.《社戏》里写“我”早年看戏,感到索然寡味,却又焦燥不安地等待那名角小叫天出场。
  D.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蒂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懿荣与“龙骨”第一次相遇,就刮目相看,从中发现了甲骨文,并成为把甲骨文考订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
  B.我记得,父亲对我们兄弟三人从没有过好脸色,有时耳提面命,甚至棍棒相加。
  C.《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生动地描绘了霍格沃茨巫师学校种种不可理喻的神秘景象,引起了青少年读者的极大兴趣。
  D.美国驴象两党在总统大选中勾心斗角,总是拿中国来垫背,炒作“中国议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骄傲,它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有深刻、深厚的精神涵养和审美情趣,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多品味汉字的间架结构,就会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安静气息抵达内心。
  B.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促进土地节约利用,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
  C.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相比,数字化电子出版物具有存储量大、检索便捷、便于保存、成本低廉等优点。
  D.雾霾天气的形成既有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有关,为减少雾霾,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大气环境治理和保护。
  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夫晋,何厌之有?
  A. 以其无礼于晋  B.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C.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D.为巡船所物色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共其乏困
  A.则思江海下百川   B.越国以鄙远   C.亦以明死生之大   D.道中手自抄录
  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克终者盖寡(能够)  B.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赏赐)
  C.函谷举(拔,攻占)    D.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解除)
  8.下面四个话语情境的表述,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A.小说《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写道: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的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
  B.某电视节目这样评价汉献帝:“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
  C.腾讯体育消息: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D.某律师在向法庭呈送的上诉状中说: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
  9.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用一句话为“微生活”下定义。(2分)
  ①微生活以微博、微信、网购、在线支付等为平台。
  ②微生活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③开放网络环境是微生活建立的基础。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0—12题。
  有一天,我有机会跟他谈了一件事,我忘不了那一天。我对他说:“格斯拉先生,你晓得吗,上一双在城里散步的靴子咯吱咯吱地响了。”
  他看了我一下,没有做声,好像在盼望我撤回或重新考虑我的话;然后他说:
  “那双靴子不该咯吱咯吱地响呀。”
  “对不起,它响了。”
  “你是不是在靴子还经穿的时候把它弄湿了呢?”
  “我想没有吧。”
  他听了这句话以后,蹙蹙眉头,好像在搜寻对那双靴子的回忆;我提起了这件严重的事情,真觉得难过。
  “把靴子送回来!”他说,“我想看一看。”
  由于我的咯吱咯吱响的靴子,我内心里涌起了一阵怜悯的感情;我完全可以想象到他埋头细看那双靴子时的历久不停的悲伤心情。
  “有些靴子,”他慢慢地说,“做好的时候就是坏的。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工钱。”                                                           ——节选自《品质》
  10.“有些靴子,”他慢慢地说,“做好的时候就是坏的。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工钱。”,这句话表现了格斯拉怎样的性格?(2分)
  11.“我”为什么“忘不了那一天”?(2分)
  12.小说取名为《品质》有什么含义?(2分)
  (二)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3—15题
  辜鸿铭:尊贵的中国人
  ①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②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翻译成英文和德文。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尊贵的中国人”。
  ③辜鸿铭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的声名很快在欧美驻华人士中传扬开来。他给祖先叩头,外国人嘲笑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香了吗?”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鸿铭。毛姆的朋友就给辜鸿铭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其前来。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他的小院。一进屋,辜鸿铭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就非来不可。”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措。
  ④同时,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的声誉也逐渐显赫起来。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公开对学生们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用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良敦厚的品德,去晓谕那些四夷之邦。”在那个时候,他还称西方为“四夷之邦”。为此,许多人仅仅把他当成一个笑料的制造者,却忽略了他内心的痛苦,忽略了他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忽略了他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忽略了他曾做出的坚定而绝望的挣扎。
  ⑤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抗争,就需付出分外沉痛的代价。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祖国,辜鸿铭为中华传统之断落而忧患,为炎黄文明之涂炭而忧患,他在笔记《张文襄幕府纪闻》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自尊与忧患的深层叹息。
  ⑥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以狂放来保护强烈的自尊。当时西方人见到中国街市当中,遍挂“童叟无欺”四字,常对辜说:于此四字,可见中国人心欺诈之一斑。辜顿时语塞,无以自遣。实际上,因为眼界比同时代的人要开阔许多,那种不幸辜鸿铭比任何人都体会得更清楚、更深刻。由此,他不惜用偏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他学在西洋,却喜欢东方姑娘,尤其喜爱中国姑娘的小脚。他的夫人淑姑是小脚,他一见钟情、终身不负。民国建立后,他在北大讲授英国文学,用偏激的行为方式--留辫子,穿旧服,为纳妾和缠足进行头头是道的辩解,来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辜鸿铭一生主张皇权,可他并不是遇到牌位就叩头。慈禧太后过生日,他当众脱口而出的“贺诗”是“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袁世凯死,全国举哀三天,辜鸿铭却特意请来一个戏班,在家里大开堂会,热闹了三天。
  ⑦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
  (有删改)
  13.文章的第五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4.文章结尾辜鸿铭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请简要分析这句话的内涵 (4分)
  15.辜鸿铭为何被称为“尊贵的中国人”?说说你的理解。(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24分)
  (甲)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