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16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6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5/16 9:01: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9670字,答案扫描。

  武汉市2016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6.5. 12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一股被称为“现代新儒家”的政治思潮。这股思潮的一般特征
  是:掩盖儒家学说的本质属性,摘取儒家经典的某些话语,将其判定为“民主主义”、“宪政
  主义”等,进而宣扬“回到孔孟去”、“推行儒家宪政”之类的政治主张。一些学者将其视为
  “儒家”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从其本质属性看,“新儒家”不是真儒家。
  概括儒家的一般特有属性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而揭示儒家的本质属性却是一件
  轻而易举的事情。历代儒者的最大共同点是:论证君主制度、宗法制度、等级制度的一般
  规定性并维护“尊者专制”的观念。重要证据之一便是,孟轲、苟况、董仲舒、朱熹运用各
  自的人性论,论证了实行君主制度及尊者专制的必然性、合理性和绝对性。
  孔丘是儒者宗师,而“孔子尊君”乃古人之定评。从《左传》《论语》《史记》的记载看,
  孔丘赞美西周王制,主张“以道事君”,倡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作为那个时代一
  位博学、睿智、求实、选取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行道以尊君是孔丘的政治抱负和治
  学宗旨.他无愧于“孔子尊君”之赞。战国诸子多有非儒之论,却没有人否认“孔子尊君”。
  汉唐以来,“孔子尊君”乃是朝廷之定见、儒者之定论和世人之定评。就连非议儒家的无
  君论者也将尊君视为“圣人”的莫大罪过。
  孟轲被尊为“亚圣”,而《孟子》是帝制法则的经典。《孟子》有一批制度性命题,诸如
  论证立君治民的“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论证君主独一的“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论证天下王有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孟轲以“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论说
  帝位的传承,认为帝王权位的终极合法性取决于“天命”,无论禅让、革命、世袭,凡是“非
  天与”的都属于“篡”。这些命题所设定的政体形式和权力结构完全符合现代政治学的
  “君主专制”定义。《孟子》之所以成为帝制官方学说的主要栽体之一,正是由于这个缘
  故。古人云“孔子尊君,孟子尊道”,而孟轲之道“无害于尊君”。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儒者尊奉儒典,而“尊者专制”是四书五经的核心观念。诸如《诗经》的“普天之下,莫
  非王土”,《论语》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中庸》的“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等
  等。只要客观、全面地考察各种儒典,便不难发现“尊者专制”贯通儒家的所有命题和范
  畴。先秦儒家的核心要素,上承商、周,下启汉、唐,始终是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例如,只
  妥仔细比较一下先秦儒学、汉唐经学、宋明理学的理论结构和命题组合,就会发现:《孟
  子》的各种理论要素,包括“民贵君轻”与“民无二王”,不仅完完整整地保存下来,而且占
  据了官方学说和主流学术的地位。
  显而易见,“孔孟民主”是帝制及礼教覆灭之后冒出来的一种新说法。这一类说法的
  要害是变换儒家本质。一些人甚至声称《孟子》的“民贵君轻”为“最高民主精神”乃至
  “世界民主论之先驱”。于是原本众口一词的“孔孟尊君”,演化为“孔孟专制”与“孔孟民
  主”之争。
  (摘自张分田《现代新儒家不是真儒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近年来出现了被称为“现代新儒家”的政治思潮,这股思潮将儒家学说和现实社
  会相融合,标志着儒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B.“现代新儒家”摘取儒家经典的某些话语,并在此基础上进而宣扬“回到孔孟去”、
  “推行儒家宪政”之类的政治主张。
  C.虽然“现代新儒家”将儒家思想贴上了“民主主义”、“宪政主义”等标签,但因为它背
  离了儒家学说的本质属性,所以“新儒家”并不是真儒家。
  D.孟轲、荀况、董仲舒、朱熹等不同时代的儒家代表人物,运用各自的人性论,论证了实
  行君主制度及尊者专制的必然性、合理性和绝对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儒家学说的演变看,论证君主制度、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的一般规定性,维护“尊
  者专制”的观念是历代儒者的最大共同点。
  B.作为儒者宗师,行道以尊君是孔子的政治抱负和治学宗旨,他赞美西周王制,主张
  “以道事君”,维护应有的等级、名分和秩序。
  C.孔子的“尊君”思想历来受到各方人士的称赞,就连对儒家多有非议之论的战国诸
  子,也没有人否认“孔子尊君”的事实。
  D.“尊者专制”贯通儒家的所有命题和范畴,这一点可以通过考察包括《诗经》《论语》
  《中庸》等在内的儒家经典而得到印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概括儒家的一般特有属性并非易事,但揭示儒家的本质属性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情,而“新儒家”的观点并不能体现儒家的本质属性。
  B.同为儒家宗师,孔子和孟子对待君王的态度和看法完全不同:前者“尊君”;后者“尊
  道”,认为王权取决于“天命”,主张“民贵君轻”。
  C.《孟子》成为帝制官方学说的主要载体之一,占据主流学术地位,其中一些命题所设
  定的政体形式和权力结构完全符合现代政治学的“君主专制”定义。
  D.“新儒家”所阐发的“孔孟民主”是帝制及礼教覆灭之后冒出来的一种新说法,这类
  说法的要害是改变儒家学说的本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史天泽,字润甫,秉直季子也。身长八尺,音如洪钟,善骑射,勇力绝人。中统元年,世
  祖[注]即位,首召天泽,问以治国安民之道,即具疏以对,大略谓:“朝廷当先立省部以正纪
  纲,设监司以督诸路,沛恩泽以安反侧,退贪残以任贤能,颁奉秩以养廉,禁贿赂以防奸,庶
  能上下丕应,内外休息。”帝嘉纳之。天泽既秉政,凡前所言治国安民之术,无不次第举
  行。三年春,李璮以益都叛,遂据济南,诏亲王哈必赤总兵讨之,凶势甚盛。继命天泽往,
  至则进说于哈必赤日:“璮多谲而兵精,不宜力角,当以岁月毙之。”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