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先生》教案2
- 资源简介:
约3950字。
金岳霖先生学习目标:1.掌握文章中细节描写方法。2.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我们初中时就曾学习过纪念老师的文章,大家回忆一下主要有那些?如魏巍的《我的老师》,鲁迅的《藤野先生》。那么请大家进一步回想一下这两篇文章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特征的呢?细节描写。如《我的老师》中的传神的动作细节描写,《藤野先生》中对藤野先生细致的生活细节和教学描写。由此看来细节描写对我们刻画人物突现人物个性特征起着准确传神、画龙点睛的作用。今天我们就同大家一起来学习高邮籍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回忆自己在西南联大读书时的老师金岳霖的文章《金岳霖先生》,一起来看一看汪老先生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老师,表现老师个性特征的。首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作者汪曾祺及相关的知识背景。二、汪曾祺( 1920---1997 ),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 1939 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先生的影响。 1940 年开始发表小说, 1943 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以后又当过刊物编辑和剧团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等。散文集有《蒲桥集》、《塔上随笔》等。文学批评集有《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其代表作也是其获奖小说是:短篇《受戒》、《大淖记事》,这些小说都是以散文笔调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属于民俗风情小说。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其散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精致。兼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心韭,秋末晚松,滋味近似。”文中始终贯注着互融相济的儒道文化思想,因此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士大夫”。三、金岳霖 (1895-1984.10.19)哲学家、逻辑学家。浙江人,字龙荪。生于湖南长沙。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堂。后赴美留学,192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21年后游学英、德、法、意等欧洲诸国。1925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一生从事哲学、逻辑学研究和教学。著有《逻辑》、《知识论》等;出版有《金岳霖学术论文选》、《金岳霖文集》等。现设立有金岳霖学术基金会。 他由于从青年时代起就饱受欧风美誉的沐浴,生活相当西化,西装革履,加上一米八的个头,仪表堂堂,极富绅士风度。当然,他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就是他终生未娶,这样优秀的人又未娶妻,现在我们能可以称之为单身贵族。他的终生未娶又因为是一直恋着林徽因,这样的人我们又可以称之为痴情汉子。总之,他是一个有趣、直率、真诚、朴实、有一肚子学问的大哲学家、逻辑学家和教育家。四、西南联大,全称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8年4月在昆明成立,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成。 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陷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被迫南迁,于10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因为南京失守,战火逼近长沙,学校为坚持抗战和坚持教育计划,于1938年2月西迁昆明,改称为“西南联合大学”。当时,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学生全都奔赴昆明,有金岳霖、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钱钟书等等。西南联大空前的人才济济,人文荟萃。五、教材分析1、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篇纪念金岳霖先生的回忆性散文,请大家看第一自然段,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到自己对金先生的印象,其中还有一个总评价性词语。大家找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