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800字。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读懂诗歌的基本思路和技巧。
2、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联系高考有关考点,
学会从意象、
意境的分析和重要句子的理解等方面来鉴
赏诗歌。
【教学难点】
对重要诗句的理解,鉴赏。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的古代诗歌最擅长用最少的语言表现出最丰富的内容和思想,这就是古典诗歌具有的精炼含蓄的特征。这一特征使得古典诗歌的语言既含有一种抽象化系统化的理性意蕴,又含有一种朦胧的情感美感。美则美矣,却给我们理解诗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那么,读懂诗歌的方法在我们的学习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
二、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三、知人论世,了解杜甫(多媒体展示写作背景,找学生朗读)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携家人自问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今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因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了。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四、分析诗题,宏观把握
诗歌的题目往往包含丰富的信息。
《旅夜书怀》这一题目包含了哪些信息呢?请结合注释说说“旅夜书怀”的字面意思。
在旅途之夜书写自己的情怀或感情。 这个标题应该包括两个基本内容,即写诗人旅途之夜所见的景物和当时的思想感情。那么,这两个基本内容相对应的分别是诗中的哪些诗句?
前四句写旅途之夜的所见之景,后四句抒发诗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