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ppt20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一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6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5/9 15:33: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12张ppt.ppt
《烛之武退秦师》拓展资料.doc
《烛之武退秦师》信息化教学设计.doc
 评价量规.doc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作者信息
  姓名 毕淑艳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邮件
  单位 山东省荣成市第五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烛之武退秦师》
  一、教材分析
  就文本而言,《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文言文,因此在学习时应遵从文言文的基本学习规律,做到以文带言,文言并举。而作为《左传》中的一篇,《烛之武退秦师》又具有叙事详尽的特点,它借成功说退强大秦师一事将烛之武的大义、大勇、大智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展示了战国说客的高超辩术,而且表现了烛之武临危受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用体味烛之武的辩词来引领文本阅读是本文学习时的重要一环。
  二、学生分析
  通过初中四年文言文的学习,高一学生也有了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因此,本文在学生充分预习,把握基本文言字词句、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以文带言,掌握重点词语和文言现象,体味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并概括烛之武形象。不过学生对于烛之武高超的攻心术还是不能轻易读懂的,所以在体味烛之武的说话艺术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应该适时引导,以便为学生走进文本搭建平台。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诵读,以文带言,积累“鄙”“封”“阙”等的词类活用现象以及“以”“之”“其”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学习在语境中梳理词句。
  2、引导学生借助诵读,品味说辞的语言艺术——初识烛之武外交才华。
  3、拓展提升,歌颂人物——分析概括烛之武大义、大勇、大智的爱国形象。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互联网、PPT、评价量规等技术。
  阶段一:课前自主学习
  学生自读文本。1、完成PPT出示的“学习目标” ,积累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和用法。2、对照PPT的文本原文及重要字词句,自我检测。3、利用互联网查阅秦晋围郑的相关背景及《左传》的相关知识。
  技术手段:互联网(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PPT、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阶段二:课中
  1、预习检测环节
  用三张幻灯片显示课文检测自主学习效果。选代表利用PPT检测红色字体字音、绿色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划线句子的翻译。使用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加以评价。
  2、显示第五张幻灯片出示“学习目标”,供生齐读之。
  3、整体感知环节
  出示第六张幻灯片,投出三个问题:默读全文,思考,1.烛之武退秦师结果怎样?2.烛之武为什么退秦师?3. 烛之武只身一人又是怎样说退秦师的?请用原文有关内容回答。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用PPT展示讨论成果。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