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案6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1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5/4 15:17: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800+2620字。

  主备人 施友中 审核人 高一年级组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琵琶行(并序)》 课型
  教学目标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重点 1、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 难点 1、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
  教法及教具 讨论法  探究法   朗诵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主导活动
  【导入新课】
  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因为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就修建了琵琶亭。于是琵琶亭永远的记载了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浔阳江水又将这个美丽的故事千古的流传下
  ……
  主备人 施友中 审核人 高一年级组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琵琶行(并序)》 课型
  教学目标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重点 1、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 难点 1、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
  教法及教具 讨论法  探究法   朗诵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主导活动
  【导入新课】
  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分别是:数学,文学,音符。”贝多芬说:“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火花,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那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琵琶行》中是如何描写音乐的。
  【合作学习】
  一、学生聆听琵琶曲(古典名曲之一〈〈十面埋伏〉〉,感受琵琶演奏的抑扬顿挫,转折起伏。
  根据学生发言总结                                                  
  序曲——急切愉悦——滞涩悲哀——雄壮激越——戛然而止
  教师小结: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序曲)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总写)
  珠落玉盘,急切愉悦(第一乐段)
  演奏琵琶曲    幽咽凝绝,幽愁暗恨(第二乐段)
  铁骑突出,激越雄壮(第三乐段)
  曲终收拨,戛然而止(曲终)
  江心月白,余韵无穷(魅力)
  二、 重点鉴赏课文第二段“音乐描写”
  (一)、学生朗读,体味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过程和情感的变化。
  (二)、分组讨论:本段音乐描写的艺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