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题,约7600字。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二专题达标检测试卷(附答案)
省西亭高中2005级高一第一学期阶段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命题人:任洪华)
【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Ⅰ卷答案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Ⅱ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答题纸2页)上,作文写在作文专用稿纸上。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答题纸和作文专用稿纸。试卷自己保留,答案做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遒劲(qiú) 百舸(kě) 瞳孔(tóng) 自艾自怜(yì) 桑梓(zǐ)
B.迷惘(wǎng) 阻遏(hè) 慰藉(jí) 锲而不舍(qiè) 肴馔(yáo)
C.灰烬(jìn) 给予(jǐ) 妥帖(tiē) 苟延残喘(gǒu) 悠邈(miǎo)
D.干瘪(biē) 甄别(zhēn) 商榷(què) 瞠目结舌(chēng) 什刹海(ch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惆怅 遗撼 望洋兴叹 嘻游 莫名其妙
B.戕害 苦涩 峥嵘岁月 沉湎 名副其实
C.沉溺 斑斓 忐忑不安 至高无尚 完美无瑕
D.枯稿 斟酌 一如即往 入不付出 良晨美景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决不 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②我在五样中的“鲜花”一拦旁边,打了个小小的“×”字,表示在无奈的选择当中,将最先放弃清丽 的花朵。
③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逐步 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A.企望 绝伦 熟悉 B.企望 绝妙 熟习
C.希望 绝伦 熟习 D.希望 绝妙 熟悉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我漫步于参天古木中,发现一大丛新长出的桉树,枝桠上翘,新芽竞长,欣欣向荣。
B.经过数学老师耐心的启发,他终于幡然悔悟,茅塞顿开,找到了解题的思路。
C.挂着露滴的鲜花,是那样娇弱纤巧,我似乎和庄严的题目开了个玩笑。但我真是如此地挚爱它们,觉得它们不可或缺。
D.多数儿童很快就把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有少数儿童才年复一年、十年又十年地对学校给予自己的这把金钥匙感到惊讶和痴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已经明确地认识到,通讯的畅通与否,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
B.目前,每年大学生毕业虽然不少,但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虽说中国入世谈判持续了15年,并且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但是,中国的不少老百姓可能才刚刚不用注解认识了那个“出镜率”越来越高的“WTO”。
D.我们多么希望这个世纪不要以战争开始,又以战争收场,那将是人类的倒退,也是人类的悲哀。
6.依次填入下面两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建筑是凝固的诗: ; 。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
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 , 。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① 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 ② 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
③ 压迫着人们的心灵 ④ 改变着人生的轨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兴于隋唐,盛于两宋,又称“曲子”“曲子词”“诗余”“长短句”。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题目。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古代六本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有时又指古代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C.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斯和韩非子是他的学生。《荀子》今存32篇, 《劝学》是其开篇之作。
D.韩愈,唐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