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ppt28
- 资源简介:
《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教案.doc
6《望海潮》教学课件(18张PPT).ppt
6《雨霖铃》教学课件(35张PPT).ppt
《柳永词两首》随堂练习.doc
《雨霖铃》教案.doc
《望海潮》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词的基本知识。
2.了解柳永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鉴赏这首词并运用联想、想象的方法领略词的意境美。
4.学习本词中点染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鉴赏这首词并运用联想、想象的方法领略词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学习本词中点染的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同学们,俗话说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么,杭州城到底有怎样的迷人景色能令我们的古人发出如此的感慨呢?今天我们就跟随词人柳永一起来学习一下他的《望海潮》,来领略一下这人间天堂的美丽景色。(板书)
二.词的基本知识: 词,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指一种可以合乐歌唱的新诗体。因词是诗的变体,故又称“诗余”;因词“合乐可歌,故又称“乐府”、“曲子词”;因此往往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关于词的发展:词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词。起源于隋唐,盛行于宋代。
词调,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它规定词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词调很多,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做“词牌”,同时,同一词牌可以有不同的名称。如西江月,又名步虚词,江月令。
除了字数较少的小令,大多数词要分段,一段叫一片,又叫一阕。一般分为两段,少数分为三四段。
三.柳永生平及其影响: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
……
《雨霖铃》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
3、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4、培养学生的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
1、感知作品内容,把握词的抒情基调。
2、理解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积累古人用来描写离情别绪的诗歌意象。
3、体会宋词婉约的风格。
4、掌握本词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教学思路
1、朗读听读,整体感知
2、鉴赏意象,体会感情
3、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主要教学方法
美读法 讨论法 问答法 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导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千百年来,别离之情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今天让我们轻轻叩开古典诗词的门扉,来聆听一曲凄婉缠绵的离别之歌《雨霖铃》。
二、了解词人
通过预习,大家对柳永已经不再感到陌生,下面请一位同学把词人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查找关于作者的资料。课堂上让学生来介绍作者。同学之间可互相补充。)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通晓乐律,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是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创造了慢词即长调,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对后来的说唱文学和戏曲也有很大影响。柳词在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跟歌妓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酌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妓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
……
《柳永词两首》随堂练习
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珠玑/畸形 剑鞘/画桥 镶嵌/天堑
B.参差/参商 罗绮/涟漪 无涯/山崖
C.钓叟/瘦削 菱歌/棱角 骤雨/妯娌
D.凝噎/呜咽 暮霭/和蔼 箫鼓/萧瑟
2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胜:超过,越过。
B.云树绕堤沙 云:茂密的。
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盈:到处是。
D.异日图将好景 图:绘制成图。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①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②钱塘自古繁华 ③参差十万人家 ④云树绕堤沙 ⑤都门帐饮无绪 ⑥多情自古伤离别 ⑦暮霭沉沉楚天阔 ⑧便纵有千种风情
A.②③④⑦⑧ B.①②⑤⑥⑦
C.②③⑥⑦⑧ D.①②③⑥⑦
4将下列名句补写完整。
(1)_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2)忍把浮名,______________。(柳永《鹤冲天》)
(3)东南形胜,三吴都会,______________。(柳永《望海潮》)
(4)有三秋桂子,______________。(柳永《望海潮》)
(5)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6)对潇潇暮雨洒江天,______________。(柳永《八声甘州》)
二、阅读理解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9题。
望海潮
柳 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