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ppt228
- 资源简介:
课件共24张,教案约1800字。
姓名 孟宪伟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三
邮件
单位 东平明湖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雨霖铃
一、教材分析
《雨 霖铃》是鲁人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唐诗宋词》第三单元《柳永词二首》中的一篇。此单元选了柳永、苏轼、王安石、贺铸四位词人的作品。主要目的是 了解宋词的各个流派及各流派的基本特征,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明确意象、意境与情感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所选的四位作家是宋词发展史上的 代表人物。他们的词作,既充分体现了宋词的艺术价值,又能大致反映出宋词发展的脉络。
此文是柳永的代表作,描写作者 与情人难舍难分、缠绵悱恻的离别情绪及设想别后清冷孤寂的情景。他用白描、铺叙、渲染的手法,离别前写气氛,离别后写情态、心理,把依依不舍之情表现得淋 漓尽致。并多用景物衬托,景中有情、情中见景、情景交融,产生了极佳的艺术效果。此文集中体现了婉约派词的风格。
二、学生分析
学生所在学期为高二下学期,渐渐适应了高中生活,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的积累。在古诗文学习方面,进一步接触了由《诗经》到“楚辞”、由汉乐府到唐诗的品读过渡。特别是唐诗的积累和学习,对学习宋词很有帮助。
学生虽然已学过了一定量的诗 词,但无法灵活运用鉴赏方法;虽能体会本文的情感,却难把握作者的艺术手段,因此,我把应用恰当的方法品味本词的情感作为教学重点,把艺术手法的赏析作为 教学难点。另外,学生对诗词朗诵重视不够,所以,指导诗词朗诵的方法也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应让学生明确诵读是鉴赏诗词的基础,又是鉴赏品味的升华, 鉴赏的过程,既是品味的过程,更是为理解背诵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