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ppt50
- 资源简介:
课件共19张,教案约2880字。
【教学设计】
《变形记》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品读格里高尔变形为甲虫后的离奇遭遇,感受“甲虫”这一形象深刻的象征意义,进而领悟小说的主题。
在领悟小说主题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领悟被尊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先驱和大师的卡夫卡的独特的写作手法。
鼓励学生去审视《变形记》在今天的社会意义。
一、作者简介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与法国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等并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他的短篇小说《变形记》等和长篇小说《审判》《城堡》和《美国》影响很大,被誉为“20世纪最优秀的作家之一”,认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
卡夫卡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犹太籍百货批发商人,专横、粗暴,是家庭的“暴君”。卡夫卡取得法学博士后在一家意大利保险公司工作。1917年开始患结核病,只活了41岁。曾三次订婚,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一生未婚。
卡夫卡自幼喜爱文学,阅读和研究大量文学和哲学著作。他对中国的文化怀有特殊的兴趣,有人说他是“西方唯一中国式的作家”,他钻研过中国哲学,喜爱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二、在课堂上领读重点段落,理解故事情节。
1.第一部分:了解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后的心情,变成甲虫的原因。初步了解作者虚构的故事情节,在生活中不可能发生,但在艺术作品中是可能的。
2.第二部分:分析格里高尔对家庭的感情和他的责任感,他的自责心理。
3.第三部分:妹妹要把哥哥弄走,格里高尔绝望而死。
三、讨论主人公格里高尔变甲虫后的心理变化,并且对比家人的心理变化。讨论中引导品味关键语句。通过感悟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把握主人公的形象。
格里高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挣钱养家,显示了忠诚、善良而富有责任感的个性;一是争取自由,还清父债,追求时来运转、自由独立,最终在无奈与平和之中追求另一种超脱——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