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ppt5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五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2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4/18 10:39: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15张。含配套教学设计,约2130字。
  姓名 王冬雪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三
  邮件
  单位 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渔父
  一、教材分析
  《渔父》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专题“直面人生”中的一篇课文,本板块还选了《报任安书》这篇文章。这两篇文本在内容上既对立又统一,它们是“生存与毁灭”的选择问题,有较强的互补性。本专题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阅读作品,能让学生对重大人生问题有思考和追求;学生能对问题展开探讨,学会辨证地思考,周密地说理,有所发现和创新;学生能通过经典文本学习,思考“直面人生”的丰富内容和表达上多样的方法;积累经典文本中的名句,归纳整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渔父》比较短,又有较强的故事情节,学习难度不大,安排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稍加点拨指导。学完本课,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司马迁和屈原不同的人生选择,“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人人有话可说,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渔父》篇幅不长,共有四小节,是一篇文质兼美、体新理深的文章,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在预习充分的条件下,挖掘出文本丰盈的知识和思想,即如何实现“浅文深教”,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前提和归宿。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渔父》的教授是面向高二艺术班学生,他们在高一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文言词汇与文言句式,基本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但总体较差,所以,我在教学中设置为低重心,抓基础。《渔父》比较短,又有较强的故事情节,学习难度不大,所以安排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完成预习导学案中的问题。在学习本课时,以诵读为主导,分析为辅助,重点难点为文言知识及引导学生探究分析屈原和渔父的形象,探讨他们不同的人生态度,不同的人生选择。并设置反馈练习,以期达到学习目标。
  三、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与文本展开对话”和“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结合本专题教学目标和文本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简单了解屈原及《楚辞》。
  2、朗读课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能翻译重点语句。
  3、分析屈原的形象,探讨他们不同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开始授课,使用PPT导入展示梁启超,引出屈原基本情况和背景介绍和学习目标。
  2、检查预习、自主学习环节:读课文,利用课间和导学案归纳古文字音,词语解释。
  3、合作探究环节:课文翻译时,使用PPT展示文章中重点文言句子,突出重点。
  4、精讲点拨环节:课件中,使用PPT,探究展示屈原人物形象分析并和渔父的人物形象形成对比。使课文思路完整清晰,结构紧凑。
  5、当堂训练环节:反馈练习,巩固所学,背诵名句,当堂检测。
  总体目的,利用多媒体PPT信息手段,使得语文课堂条理清晰,知识网络明确,从各个角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直观、更深刻地、更有条理的感知课文结构和内容,体会语文的语言美和屈原的人格魅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