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ppt32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mp3
  • 资源大小: 15.23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4/13 8:38: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25张.ppt
│《故都的秋》信息化教学设计.doc
└─My Music
Desktop.ini
柔和钢琴曲(1).mp3
柔和钢琴曲.mp3
音乐王 柔和钢琴曲.mp3
远方的寂静.mp3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作者信息
  姓名 方海丰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三
  邮件
  单位 莱州市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故都的秋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代表作。凭借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对“故都的秋”做了生动细致的描绘,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居住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花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此篇优美的散文。
  二、学生分析
  现行的应试化教育让更多的散文课堂失去了应有的美感,学生更多的希望听到一些做散文阅读的诀窍和方法,而忽略了对散文语言美的把握和对散文深沉的主旨情感的探究。急功近利的学习模式掩盖了散文本身固有的美,而学生也是一味将散文当成大阅读多分的关键,忘记了阅读材料首先是一篇美文。
  三、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以情驭景,情景交融和对比的特点。
  2.知人论世,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