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ppt257
- 资源简介: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docx
《沁园春雪》36张ppt.ppt
朗诵《沁园春雪》 .mp4.mp4
沁园春长沙短片(诗朗诵)[标清版].mp4.mp4
图片1.jpg .jpg
图片1.jpg.mp3
姓名 张国华 电话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一
邮件
单位 菏泽市体育学校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沁园春•长沙》
一、教材分析
《沁园春•长沙》是一首集阅读与鉴赏与一体的一首词。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杰出的文学家。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已经识记和积累了一定量的名篇名句,在理解诗歌的 内容和情感上有一定的领悟能力。此外,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对词的特点、作者生平、创作风格都有一定的了解。这为本文的学习 提 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但是学生以往的学习偏重于识记,学生的分析感悟能力还相对薄弱,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究,因此,需要老师在课堂中加强学生问 题探 究、体验感悟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完成古诗词的各个考点。学生在诵读诗词的过程中,主动积极地感受诗词意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的看法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方法,并且能够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互联网、思维导图、PPT等技术。
阶段一:导入
用多媒体播放毛泽东的一些资料图片,并结合图片介绍作者以及本文的创作背景
技术手段:PPT彩色投影仪
图片1.jpg
阶段二:课中
整体感知 zmj-6781-20343.mp3
老师播放范读录音唤起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直观感受
技术手段:多媒体一体机、评价量规
使用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加以评价。
文本研习
分小组进行探究交流,深入分析本文的遣词艺术,从词中的典型意象入手,让学生理解情景交融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
技术手段:思维导图、自主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
阶段三:课后
在课后布置作业,比较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技术手段:PPT、录音机、投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