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课后强化训练:说明文阅读之三解释和分析文本中的重要词句
- 资源简介:
约8000字。
课后强化训练15 说明文阅读之三 解释和分析文本中的重要词句
一、(2015•云南)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题目。
鲸落,深海中的温柔孤岛
张博然
①在地表之上,万物生长靠太阳。但哪怕最清澈的海水,在200米以下也几乎是漆黑一片。没有阳光,驱动生物界运行的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断绝,但是并非没有其他途径。深海海底的生物可以依靠化学能合成和海面输送来的物质生存。热泉口是它们的城市,洋流是它们的道路,从海面缓慢飘下来的食物碎屑(“海洋雪”)是它们的天降甘霖,而偶然落下的巨大身躯,则是它们在大洋荒漠之中的孤岛和绿洲。这些躯体是鲸鱼的尸体,被称为“鲸落”。
②当一头鲸鱼死在大海中央时,它的庞大尸体会一直下沉到数千米的深海海底,然后在这里形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③当鲸鱼的躯体抵达海底时,会很快被盲鳗、睡鲨、深海蟹等生物发现。鲸鱼90%以上的软组织会被它们吃掉,这顿盛宴一般会持续4~12个月。
④当这40多个物种的大号食腐者心满意足离去之后,轮到20余种多毛类和甲壳类小型生物入住,食物残渣可以维持它们两年的生存。
⑤但是,这一切仅仅是开始。鲸鱼只剩下骨架时,深海的独特生态系统才真正展现。深海并非没有氧气,但也谈不上多丰盛,因此会有大量的特殊厌氧细菌。它们爬入鲸骨深处,分解其中的脂类。
⑥一些生物可以靠共生,从这些细菌中获得能量,另一些则可以直接吃掉细菌聚集成的菌垫。鲸骨体型巨大,富含脂类,分解又十分缓慢,一头大型鲸鱼可以维持这样一个绿洲和里面上百种无脊椎动物生存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⑦如今,鲸鱼越来越少了。全世界鲸目物种有80多个,但是只有达到30吨级别的大型鲸鱼才能真正形成繁盛的鲸落——这就只剩下不到十种,而其中一半是濒危的。过去两百年里,工业化捕鲸将大型鲸鱼推入了十分危急的境地。今天全球海洋里的鲸落数量,可能不足以前的1/6。
⑧假如大型鲸类数量彻底崩塌,这对深海的生命意味着什么?
⑨没人确切知道。也许鲸鱼的消失会来得太快,不给生命留下足够的时间适应;也许生命依然能顽强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学会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但是无论如何,如果鲸鱼没有了,鲸落这一庞大而温柔的奇迹,也会随之而去。
(选自《中国科普文学精选》2014年版,有删改)
1.请结合①②段内容给“鲸落”下定义。
鲸落是落入深海海底形成新的生态系统的鲸的庞大尸体。或:鲸落是鲸鱼的庞大尸体落入深海海底后所形成的新的生态系统。
解析 根据题目给定的阅读范围,筛选出鲸落的形成与作用等内容,然后组织句子,注意下定义的句子一定是个判断句,格式是“鲸落是……的鲸鱼尸体”或“鲸落是……的生态系统”。
课时讲解题型
2.第⑤段中加点的“这一切”具体指什么?
指40多个物种的大号食腐者吃掉鲸鱼90%以上的软组织后,食物残渣可以维持20余种多毛类和甲壳类小型生物生存两年。
解析 代词指代的内容一般是这个代词的前面几句话,也可能是这一段文字的中心句。答这一类型题时一般是往前找,代词一般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最有效的得分方法是将找到的指代内容与指代词语替换,符合文义的便是正确的答案。
课时讲解题型
3.第⑦段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去。“可能”表示推测、估计,删去后就变成肯定了,与实际不符。“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 理解某个词语能否删掉,第一步表态,即删还是不删;第二步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第三步说明若删去了,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第四步解释用了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4.结合选文内容及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人类应该怎样防止“鲸落”的消失。
严禁捕杀濒危鲸种;控制工业化捕鲸;设立濒危鲸种保护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等。(言之有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解答此题,先要熟悉文本内容,了解鲸落的形成和作用,然后结合自己的知识,提出方法和建议。语言组织要简洁明了,内容要精确。
二、(2015•漳州)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丹诏名胜九侯山
①被誉为“南闽第一峰”的九侯山位于诏安县金星乡,总面积226平方千米,中心景区25平方千米,主峰西山岩海拔1 120米。据《漳州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