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ppt91
- 资源简介:
扬州慢
《扬州慢》课件 9张ppt.ppt
《扬州慢》教学设计.docx
邓丽君-几多愁.mp3 .mp3
姓名 王玉娟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三
邮件
单位 山东省聊城市第三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扬州慢》
一、教材分析
《扬州慢》是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极其工、极其变”一章节的文章,亦是南宋婉约词和慢词的代表作。作者姜夔借用今昔对比、虚实结合的手法含蓄地表达出对昔日繁华扬州的怀念和今日之悲痛。他还自度曲子,扩大了慢词的写作范围,把对故国的深思融入词作,抒发的“黍离之悲”震古烁今。
二、学生分析
高三学生已经有一定赏析古诗词的能力,再次复习还是要强调对比手法、虚实结合等写景手法的运用,通过当堂练习巩固对比和虚实结合的手法,以期通过对本词的分析达到对以上两种写景手法的掌握。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背诵并默写《扬州慢》
2、理解本文“黍离”之悲
3、掌握对比和虚实结合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合理想象,在今昔对比中体会诗歌内涵
2、当堂拓展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抚今追昔的哀思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利用搜索引擎,对作者姜夔的生平再次了解、结合时代背景了解扬州、名家读本词、名家点评本词、重要意象搜集;
2、教学伊始,用音频软件播放歌曲《几多愁》,为学生创设感时伤事的氛围;多媒体投影词题、作者;
3、在检测学习环节,运用电子白板展示学生练习情况、借助幻灯片出示答案,自主修改;
4、课堂探究中使用幻灯片演示文稿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链接拓展资料;
5、当堂检测中运用投影仪展示多个学生的练习,指出优缺点并赋分;
6、巧借云空间,预留作业,学生在平台上即可完成对本堂课的巩固;
7、利用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完成教后反思,点出教学宗的得与失,以便进一步打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