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ppt31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flv, mp3
  • 资源大小: 36.2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4/5 15:38: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故都的秋
 汉宫秋月 - 古筝版.mp3.mp3
《故都的秋》29张ppt.ppt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
视频《故都的秋》视频朗读.flv.flv
音频碧潭秋月 古筝.mp3.mp3
云水禅心 - 古筝.mp3.mp3

  姓名 李霞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邮件
  单位 梁山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故都的秋》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 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 “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 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文“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和到一起,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
  二、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与作者无论是从年代上还是年岁上都相距甚远,对于体味秋之悲凉很容易流于表面。所以本节课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感悟宁静美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进一步掌握散文“情景交融”的写法。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