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名单》ppt8
- 资源简介:
辛德勒名单
《辛德勒名单》38张ppt.ppt
《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 电影原声带.mp3.mp3
《辛德勒名单》教学设计.docx
姓名 徐方斌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邮件
单位 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辛德勒名单》教学设计——发掘学生资源价值,探讨文本主旨,感受人性美丑
一、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美国电影剧本《辛德勒名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商人辛德勒基于良心的驱使,出钱出力冒险营救在它的军需品工厂中工作的上千名犹太人的生命,终于名留青史。辛德勒的名单意味着生存,凝聚着人性之美,是影片的主要体现之物。
苏教版教材安排在“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人性在复苏”板块,属于自读或者选教课文的“问题探讨”篇。编者的意图是通过本板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人性的丑和恶,感受美好人性的力量,从而建立自己高尚的精神品格;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学会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剖析其灵魂。另外本文是电影剧本的体裁,所以还要了解一点有关的文体常识。
二、学生分析
1、当今的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对战争及其残酷性太陌生,因而也就不能很好地忆苦思甜,意识不到现实生活的美好。
2、把教师的“给”变成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是发掘学生潜能的好方式,设计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探究文本,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其实,老师在课堂上容易忽视学生这个巨大的课堂教学资源,设计讨论课就是开发学生这一课堂资源的尝试。学生之间的碰撞与共鸣往往会对文本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而这些认识和理解比老师的讲解来得更为切身,所以理解就会更为深刻,而这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
4、学生学习的目的更多的便是学以致用,以过往反观现实,从而加深对现实的理解,指导现实。“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相信学生定能从本节课中对现实有更为透彻的认识,从而意识到身上的责任和担当。
三、教学目标
1、分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及意义,把握全剧的主题。
2、感受作品所歌颂的人性之美,作品通过哪些镜头来具体表现人性的复杂的。
3、作品是怎样在发展、对比中彰显人性的复杂的。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电影重现历史,让学生观看视频文件,认识和感受历史背景,在人物的命运波折与矛盾冲突中感受人性的善与恶。这是仅仅的文字介绍不能达到的直观感受。电影在拍摄方面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从色彩、音乐、演员的表现、典型的细节镜头等多个方面体现了特强的表现力,这会从多个方面给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
2、运用网络手段,广集一些震撼人心的“二战”图片,这些图片中所反映出来的战争的罪恶,人性的丑恶极大地冲击着学生的眼球和神经,而这些图片的集中展现也是学生在现今和平的温馨的现实教育中很难集中看到也不愿看到的。
3、运用微博、博客搜集公众的评论,来看一些公众的理解和认识,这样会使得学生听到更多更全面的声音,从而对问题的认识更为全面和深刻。
4、运用PPT展示老师的问题设计,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对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甚至是碰撞,同时把文本中的一些文字细节或图片细节展示给学生理解和观看,既可以串联学生的思路,同时也可以展示一个共同关注的“聚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