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导言教案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物种起源〉导言》教学过程<br>
菜根谭<br>
一、 导入新课:<br>
上学期我们学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课文,文中恩格斯用“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来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给人类历史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同样看到达尔文给人类所作出的巨大贡献。<br>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奠基人,1859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论学说。今天我们学习他的《〈物种起源〉导言》着篇课文,也许会对他、他的进化论有进一步的了解。板书课题,<br>
二、 学习课文:<br>
1、注意本文学习重点:筛选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语句<br>
2、默读课文,并注意:(1)文中有关词语书写、读音、词义(2)概括各段大意(3)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在那几段<br>
3、读后检查:<br>
默写词语:札记 琐屑 胚胎 槲寄生(选三位学生上黑板默写,再让三位上给加点字黑板注音,其余学生在下面完成)<br>
概括段意:(1)整理成书的过程<br>
(2)提前发表的原因<br>
(3)内容过间的原因<br>
(4)物种由和演变而来<br>
(5)介绍研究的方法<br>
(6)家养变异的作用<br>
(7)强调观点的正确<br>
主要内容集中在4——7段<br>
4、研读课文主要内容,筛选主要观点和关键词语:<br>
第四段:(1)本段体现作者的主要观点是?(“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br>
(2)上述观点是或然判断,还是必然判断?(或然。依据这句话的前面“推想”一词可知)那么作者“推想”的依据是什么?(“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等事实” )<br>
(3)作者对这个观点(结论)是否满意?为什么?(不满意。因为它“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极其完善的构造和相互是因适应” )<br>
(4)本段中以“啄木鸟”和“槲寄生”为例,是为了说明什么?(为了说明“仅仅以外部环境或植物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这种寄生植物的构造以及与其他几种生物的关系,必然也同样是不合理的。”或:要想了解“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旧不能凭单方面的条件)<br>
第五段:(1)达尔文是怎样研究生物变异的原因的?(他是“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着手”,“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 )<br>
(2)本段开头“因此”一词指代什么?(上段“(4)”的内容)<br>
第六段:(1)在本段里,有由家养变异得出的两点结论,这两点结论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