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若琴弦》ppt3
- 资源简介:
共22张,约2900字。
姓名 宫兆燕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三
邮件
单位 山东文登区新一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命若琴弦》新授课
一、教材分析
《命若琴弦》是鲁教版《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单元主题是“思想之光”,本单元所选的这些优秀的作品闪耀着烛照人类心灵的思想之光。史铁生笔下的“瞎子”形象,则是永无休止地与命运抗争的现代人性思想的象征。这一艺术形象寄托着作家对人生的思考。小说讲述的是一老一少两个瞎子的故事。老瞎子在绝望之中突然明白,生命的意义就自在于拨弄琴弦的过程;此外作者还站在理性和客观的角度审视人生,探求生命的意义。通过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到:告诉我们一个人心中拥有美好的向往很重要,我们要为这个美好的向往坚持不懈地追求,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充实、才会更有意义。
二、学生分析
高二学生对于小说的阅读应该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由于文本比较长,所以必须给学生充分的预习时间。在授课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创设了几处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结合大量的阅读文本的实践,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结合的方法,为学生提供生动丰富的多媒体情境,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在学生有了充分的预习,能够把课文流利并有一定感情地朗读出来了以后,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浏览感知文本,把握文章的情节、结构。
2、品读感悟文本,进入文本语言的深处,领悟本文所传达出的人生哲理,理解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多媒体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一、在上课之前为了调动一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一个与小说相关的情境,我选择播放陈凯歌执导的《边走边唱》,通过视频短片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声、画、音共赏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也能够水到渠成的导入新课。)
二、通过多媒体展示优秀片段,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在进行写作片段练习之后,为了能够更直观的展示作品,用投影技术直接展示出来,便于老师讲评,也便于学生欣赏。
三、在课文的结尾,用汪峰的《怒发的生命》音频资料,配上歌词,感受歌词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也给本堂课又带来一个小小的高潮,使本堂课完整顺利的结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如果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情境,激发情感,启迪思想,使他们通过直观、形象,步入文本境界,感悟课文内容,从而达到既定的学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