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000字)
讲练结合学"衔接"
河南省夏邑县高级中学 张松涛
语言的衔接连贯,实际包括这样两项内容:一是语意的连贯,一是结构的连贯。
一. 语意的连贯
"语意的连贯"是指上下文在语意上关系密切,相互呼应。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在把握句子整体意义的基础上,从字、词、句入手,来解答衔接题。
(一)关键词。解答衔接题的第一个突破口是关键词。句子中的观点词(中心词)、关联词、指示代词等,都可以作为关键词。
1. 观点词(中心词)。观点词(中心词),就是这句话(这段话)紧紧围绕着进行论述的词。
例(1)要激发深层的阅读动机,必须着力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每天再忙也要坚持读书,哪怕读几页也好,________,这一定能在深层上提高每次具体阅读的效率。( )
A. 使阅读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B. 让自己的知识不断积累资金
C. 把阅读当作同吃饭一样重要的事情做 D. 把阅读当作每天必须的生活内容
题干只有两句话:上句说出论点,关键词是"阅读习惯";下句是论据,它是来阐述、强调"阅读习惯"的作用。因此,所填的内容必须是与"阅读习惯"有关的语句。每天都坚持读书,这样就养成了阅读习惯,就一定能提高阅读效率?quot;习惯"是什么?"习惯"就是由于常常接触持中碌那榭龆鸾ナ视Φ纳罘绞健O肮叱勺匀唬匀欢徽窍肮叩闹匾卣髦弧?quot;当作"不能说是习惯,"不当而作"才能说是习惯。
2. 关联词。从关联词入手,也可以较容易地解答一些语言衔接题。
例(2)______,而且是发生最早或说是最原始的思维形式。皮亚杰的工作说明,儿童正是最先出现顿悟思维,此后才依次出现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 )
A. 思维不仅是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 B. 因为顿悟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思维形式
C. 顿悟思维不仅是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 D. 人类的顿悟思维能力是直接从其祖先那里继承来的
在这个题中,有两个关键词:"顿悟思维"和"而且"。通过分析比较,从"而且"入手较为简单。首先,前后分句之间为递进关系,这样可排除B项(因果)和D项(构不成递进),余下的A、C项虽然都是递进关系,但A项浓缩后成了"思维是基本思维形式",不合逻辑,从而可确定答案为A。
(二)关键句。解答衔接题的第二个突破口是一些特殊的句子,即关键句。我们可以从关键句的位置、作用来把握其应有的意义。这包括两个方面:总提句和总结句。
1. 总提句。总提句即首句,其作用为提起下文。
例(3)____,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留下了散文诗般的著作《徐霞客游记》;发明炸药的诺贝尔,出版过诗集《兄弟们》和小说《在光明的非洲》;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常常从数学王国到文学王国来换换脑筋。( )
A. 说起科学,还应当想到它的一门嫡系--文学
B. 卓越的科学家,往往有较高的文学造诣
C. 文学作品不但具有文学价值,还有宝贵的科学价值
D. 科学上的许多问题往往要借助想像力丰富的文学来解决,那些流芳千古的科学家,都著有具备文学性的不朽篇章
句中的徐霞客、诺贝尔、华罗庚、苏步青,他们都不是文学家,但是却说他们在文学方面都有较高的创作水平。因此,这段文字谈的是科学家有较高的文学造诣,而A项为科学与文学的关系,C项为文学的价值,D项为文学的作用,三项均不对,故选B。
2. 总结句。总结句即尾句,其作用为总结上文。
例(4)梅尧臣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_____。
A.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 B.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C.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D.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