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语文(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课件+随堂演练:专题四古代诗歌阅读的四类提分策略ppt(9份打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高考复习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7.0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3/30 16:05: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2
  • 下载点数: 4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专题四
2.4.1.ppt
2.4.2.ppt
2.4.3.ppt
2.4.4.ppt
2.4.ppt
高效演练 2.4.1.doc
高效演练 2.4.2.doc
高效演练 2.4.3.doc
高效演练 2.4.4.doc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
  1.(2015•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对应景物形象)(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抓住第二联的关键词“风”“叶”“露”“虫”,可知作者描绘了一幅秋天夜间的画面,作者通过意象语言“风林”“叶下”“露草”“虫鸣”等关键词,以声衬静,营造了落寞、凄清的氛围。
  答案:(要点)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拓展训练)(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思想感情的能力。理解思想感情要联系背景,调动积累,知人论世,品读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三、四两联作者走笔抒怀,写卧病,写吟诗,然病中所思,诗中所吟,仍是难以忘怀的大散关,那铁马冰河的边防重地,那驿炬来迎的抗金前沿。体现了作者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
  答案: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2.(2015•哈尔滨三模)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再过金陵①
  [唐]包佶
  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石 头 城
  [宋]刘翰
  离离芳草满吴宫③,绿到台城④旧苑东。
  ……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
  1.(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7分)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元]张伯淳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①,扫空眼底蓁②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③乍雨初晴。
  【注】①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②蓁,一种弦乐器,如筝。③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拓展训练)(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2分)
  ①                                                                
  ②                                                                
  【解析】题目要求写出白居易《琵琶行》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那么你写的诗句一句要体现“浔阳”,一句要体现“月色”。然后回想《琵琶行》中有“浔阳”和体现“月色”的诗句,写出两句即可。
  答案:①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
  ②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对应表达方式)(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描写的角度主要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抓住上片关键的“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不难看出这是对乐曲的描写,是直接描写。抓住下片关键句“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也不难看出这是从听者的角度,由听者的联想来衬托音乐之美,属于间接描写。
  答案: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