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6700字。
时中、戴中2006届高三联考(一)
语文试卷
命题人:钱国华 审核人:杨树平 2005.10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的答案须填涂到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组是 ( )
A. 福祉(zhǐ ) 妩媚(wǔ) 谲 (jué)诈 惊魂甫定(fǔ) 伫立(zhù)
B. 稗(bài)官 衅钟 (xìn) 赡养(shàn) 妍媸(chī )毕露 慰藉( jiè )
C. 思忖(cǔn) 口讷(nà) 尘滓 (z ǐ ) 面面相觑(qù ) 伉俪(kàng)
D. 赧(năn)然 怃(wǔ)然 逾垣(yuán) 蛊惑人心(gǔ) 搭讪 (sh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文采 千锤百炼 松驰 防范不仁 分廷抗礼
B. 掂量 出类拔萃 辩证 不辨菽麦 言简意赅
C. 逾矩 直接了当 媒聘 融会贯通 根深蒂固
D. 娇羞 芸芸众生 饿殍 联篇累牍 草菅民命
3.在下边的语段中填人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 ( )
有一种意见认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自不断反抗中的不断失败, 表面看也是一种反抗方式, 完全是一种落后消极的东西。正是 精神胜利法的支配,阿Q 无法在屈辱中奋起,在失败中求生。 精神胜利法对处在被压迫地位的人们来说起着阻碍觉醒、麻痹斗志的作用。
A. 虽然 但却 由于 才 因此
B. 即使 但却 因为 所以 所以
C. 虽然 但是 由于 才 因此
D. 即使 但是 因为 才 所以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艺术教育无论在智育、德育、在人格的完善、性情的陶冶等方面都是教育行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B.如果想了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名著的情况,可以读一读《西方名著提要(哲学、社会科学部分)》(英国汉默顿编著,何宁翻译,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C.我的书架上放着一本崭新的《傅雷家书》:那是我利用礼拜天去买的。
D.老屋离我们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地远离了我们,但我却并不感到怎么留恋。
5.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B.尼姑待他们走后,定下神来检点,龙牌固然已经碎在地上了,而且又不见了观音娘娘座前的一个宣德炉。
C.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D.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6.下列句子的语序混乱,选出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顶 ( )
①因为孩子是不会有多少回忆的 ②回忆就是个人的历史意识活动 ③没有回忆的人是残缺的人,干巴巴的人 ④人类和个人从本质上说都是历史的 ⑤比如,有些成年人评价《城南旧事》为“小孩片,没劲!”⑥说这种话的人,自己就是一个孩子 ⑦没有这种活动的人,甚至无法欣赏许多文学艺术作品,更谈不上去从事文学艺术创作 ⑧人类的历史意识给人类以智慧,使人类意识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有利于展望未来
A.①⑤⑥②③④⑦⑧ B.③④⑧②⑦⑤⑥①
C.④②③①⑤⑥⑦⑧ D.④①②③⑤⑥⑧⑦
7.与上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 )
菲尔丁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这话没错。但也不必为此走向另一极端,夸大书籍对人的品格的影响。更多的情况是: 。
A.好人读了坏书受害至深,坏人读了好书受益些微。
B.好人读了好书取其精华,坏人读了坏书取其糟粕。
C.好人读了好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