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6400字。
长丰一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 文
说明:1.命题范围:高中语文第一册一、二单元和初中语文部分内容。
2.试卷由Ⅰ卷和Ⅱ卷组成,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
3.将第I卷答案填入答题表;第II卷为主观性试题,在试卷上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独处(chù) 脉脉(mò) 静谧(mì) 浪遏飞舟(è)
B、发酵(xiào) 倔强(jiàng) 熨(yù)帖 声名狼藉(jí)
C、隽(juàn)永 漫溯(shuò) 倾圮(pǐ) 百舸争流(gě)
D、恪(kè)守 桂棹(zhào) 敛裾(jū) 妖童媛女(yu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幽避 诅咒 没精打彩 历尽沧桑
B.弥望 眩耀 专心至志 小心翼翼
C.寂莫 缥缈 蓊蓊郁郁 游目骋怀
D.翡翠 斑驳 豁然开朗 迥然不同
3、下列带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敛裾(衣前襟) 挥斥(奔放)方遒 袅娜(柔美的样子)
B.静谧(安静) 眉黛(青黑色的颜料) 盈耳(好听的声音)
C.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跫音(脚步声) 爱戴(敬爱并且拥护)
D.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 佝偻(矮小的样子) 领略 (简单地认识并了解)
4、下列各句的括号内,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是
①小屋的出现,( )了山的寂寞。
②每个晚上,山下亮起( )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 )的灯光。
③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 ),一片宁谧。
A、打破 闪烁 疏落 安静 B、点破 闪烁 稀疏 安静
C、点破 灿烂 疏落 柔静 D、打破 灿烂 稀疏 柔静
5、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国务院发言人赵启正指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必须诚实说明炸我驻南使馆的原因。
B、在一些同学对他的工作不理解的时候,也曾使他感到委屈。
C、再就业工程能否顺利实施,是维护社会安宁的重要条件。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6、对下列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两句诗形象地表现了事物间普遍存在的相对关系)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意思是:同来的许多同志曾在这一带聚会、游览,一起回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意思是:(这一切)激起思绪万端,试问广阔的宇宙无垠的大地,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D.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死水”可以象征20世纪初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旧中国的社会现实)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7——10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