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综合试题(26份)
- 资源简介:
综合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三十 综合16.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二十 综合6.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二十八 综合14.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二十二 综合8.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二十九 综合15.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二十六 综合12.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二十七 综合13.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二十三 综合9.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二十四 综合10.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二十五 综合11.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二十一 综合7.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三十八 综合24.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三十二 综合18.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三十九 综合25.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三十六 综合22.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三十七 综合23.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三十三 综合19.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三十四 综合20.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三十五 综合21.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三十一 综合17.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十八 综合4.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十九 综合5.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十六 综合2.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十七 综合3.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十五 综合1.doc
(衡水万卷)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语文作业四十 综合26.doc
2016万卷作业十五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 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巾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 赊买赊卖等多神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 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 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 产担保,它必須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 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 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 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 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 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除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 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纸币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 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 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順 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先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 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径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绖济发展。 (摘编自王芳 《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 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 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 不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用变实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 缓解了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 子、关子和会子等信用工具。
B.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 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C.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 从政府专营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 生提供了技术条件。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解库也随之兴盛。
B.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 在典期内,典权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
……
2016万卷作业十七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 、文言文阅读
傅潜,冀州衡水人。太宗在藩邸,召置左右。即位,隶殿前左班,三迁东西班指挥使。征太原,一日,再中流矢。又从征范阳,先至涿州,与契丹战,生擒五百余人。翌日,上过其所,见积尸及所遗器仗,嘉叹之。师旋,擢为内殿直都虞侯。上对枢密言:“潜从行有劳,赏薄。”
真宗即位,领忠武军节度,数月召还。咸平二年,复出为镇、定、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契丹大入,缘边城堡悉飞书告急,潜麾下步骑凡八万余,咸自置铁、铁棰,争欲奋击。潜畏懦无方略,闭门自守,将校请战者,则丑言骂之。朝廷屡间道遣使,督其出师,会诸路兵合击,范廷召、桑赞、秦翰亦屡促之,皆不听。廷召等怒,因诟潜曰:“公恇怯乃不如一妪尔。”潜不能答。都钤辖张昭允又屡劝潜,潜笑曰:“贼势如此,吾与之角,适挫吾锐气尔。”然不得已,分骑八千、步二千付廷召等,于高阳关逆击之,仍许出兵为援。洎廷召等与契丹血战而潜不至。
及车驾将亲征,又命石保吉、上官正自大名领前军赴镇、定与潜会。潜卒逗遛不发,致敌骑犯德、棣,渡河凑淄、齐,劫人民,焚庐舍。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上由是大怒,乃遣高琼单骑即军中代之,令潜诣行在。至,则下御史府,命钱若水同劾按,一夕狱具。百官议法当斩,从驾群臣多上封请诛之。上贷其死,下诏削夺潜在身官爵,并其家属长流房州。潜子内殿崇班从范,亦削籍随父流所,仍籍没其赀产。五年,会赦,徙汝州。景德初,起为本州团练副使,改左千牛卫上将军,分司西京。大中祥符四年,车驾西巡至洛,因令从驾还京,迁左监门大将军,还其宅。久之,判左金吾街仗。天禧元年,卒。
(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八》,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再中流矢 再:又
B.枣殿前左班 隶:隶属
C.译挫吾锐气尔 适:到,往
D.师雄,擢为内殿直都虞侯 旋:胜利
2.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
B.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
C.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
D.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傅潜随驾征范阳,与契丹交战有功,得到了升迁,但太宗认为傅潜功劳很大,对他的奖赏不够。
B.契丹入侵,傅潜不顾朝廷的命令和部下的请战,始终不愿意出兵。
C.傅潜被高琼取代后,回到朝廷就被交给御史府,钱若水一个晚上就判罪定案了。
D.傅潜被流放房州,他的儿子也被削去官职随父流放,他们的资产全都被没收。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潜畏懦无方略,闭门自守,将校请战者,则丑言骂之。
(2)至,则下御史府,命钱若水同劾按,一夕狱具。
二 、诗歌鉴赏
5.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①
苏 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
(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
(2)“送行淡月微云”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
2016万卷作业二十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 、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①“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鸿鹄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⑴ 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⑵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以下4题。
季羡林——清华其神,北大其魂
卞毓方
季羡林注定与北大、清华有缘。他十九岁进清华,二十三岁毕业,四载寒窗,奠定了百年学问的基础。1981年,他以古稀之身作《清华颂》,文中说:“在清华的四年生活,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愉快的四年。在那时候,国家民族正处在危急存亡的紧急关头,清华园也不可能成为世外桃源。但是园子内的生活始终是生气勃勃的,充满了活力的。民主的气氛,科学的传统,始终占着主导的地位。我同广大的清华校友一样,现在所以有一点点知识,难道不就是在清华园中打下的基础吗?离开清华以后,我当然也学习了不少的新知识,但是在每一个阶段,只要我感觉到学习有所收获,我立刻想到清华园,没有在那里打下的基础,所有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1935年,季羡林得母校清华的栽培,赴德留学。1946年回国,又承清华教授陈寅恪的引荐,进了北大。季羡林执教北大,迄今已届六十年。他对清华的依恋,已如前述。那么,他对北大又是一番什么情思呢?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季羡林发表了一篇短文:《我看北大》,内中有对于这个问题的归纳。他说:“北大的历史不是一百年,而是几千年。因为,北大最初的名称是京师大学堂,而京师大学堂的前身则是国子监。国子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前身又是太学,则历史更长了。从最古的太学起,中经国子监,一直到近代的大学,学生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在近代史上,历次反抗邪恶势力的运动,几乎都是从北大开始。这是历史事实,谁也否认不掉的。五四运动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次。虽然名义上是提倡科学与民主,骨子里仍然是一场爱国运动。”绕了这样一个大弯子,袖里藏的是什么样的乾坤呢?这就是我们期待的答案。季羡林说:“我在北大这样一所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背后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学府,真正是如鱼得水,这才真正是我安身立命之地。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我身上的优点不多,惟爱国不敢后人。以我这样一个怀有深沉的爱国思想的人,竟能在有着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北大几乎度过了我的一生,我除了有幸福之感外,还有什么呢?还能何所求呢?”
为季羡林作传,其间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把握传主的风格。你可以强调他的淹博,他的朴实,他的勤奋,他的温和而倔强,洒脱而严谨,清澈而幽默……但是,总觉得还差那么一点点,不够传神。直至有一天,读到他关于北大派和清华派的话题——他说:“北大和清华有没有差别呢?当然有的。据我个人的印象,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地位方面,在对中国教育、学术和文化的贡献方面,两校可以说是力量匹敌,无从轩轾。这是同一性。但是,在双方的风范——我一时想不出更确切的词儿,姑且用之——方面,却并不相同。如果允许我使用我在拙文《门外中外文论絮语》中提出来的文艺批评的话语的话,我想说,北大的风范可用人们对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