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汉堡港的变奏》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其它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其它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0/17 7:12:0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930字。
汉堡港的变奏
柯 岩

一、  教学目标
1.  理清文章线索,把握文章主旨。
2.  学习运用倒叙、插叙、细叙的叙述方法。
3.  从贝汉廷身上吸取精神力量,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构思精巧,层层衬托。
2.  通过事件描写来突出人物
3.  学习贝汉廷为代表的我国海员的爱国热情、科学态度和实干精神。
4.  学习运用倒叙、插叙、细叙的叙述方法。


一、  导入
不久前奥运会刚刚在欧洲的希腊雅典举行,中国的体育健儿们靠其出色的运动技能为国争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那么我们普通人在海外又如何为国争光呢。在世界著名的海港之一,德国最大的海港汉堡。一群普通的中国海员以自己出色的工作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二、作者简介
     柯岩,当代女作家、诗人。本名冯恺,原籍广东南海,1929年生于河南郑州市。中学时代生活贫苦,曾积极参加学生民主运动。1948年考入苏州社会教育学院戏剧系,1949年5 月苏州解放即参加革命,到北京青年艺术剧院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柯岩1949年开始发表散文,参加革命后多写儿童文学和诗歌。她的作品开拙深,构思新,语言美。诗集《周总理,你在哪里? 》,散文报告文学集《奇异的书简》。柯岩现任《诗刊》副主编、《儿童文学》编委、全国文联委员、作协理事、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委员。

二、  背景介绍
柯岩的报告文学《船长》是一篇烩炙人口的隹作,荣获《人民文学》杂志社主办的1977--1980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集。全文共九节加一段引子,课文节选的为第一节,题目也是原有的。本文作于1979年9 月,原载《人民文学》1979年11期。 
     《船长》中描绘的贝汉廷: 中国远洋公司上海分公司著名老船长,曾就学于上海交通大学航海系。他从做一名水手开始了海上生活,在一艘不到一百吨的小船上颠簸折腾,累倒吐血,度过了艰难的岁月。全国解放后,他从实习二副升为船长,过硬的航海技术深为外国人所折服。“十年动乱”中历尽沧桑。由于对祖国的航海事业的热情终于使他重返大海。在远航中,他处处维护民族尊严,把祖国利益放在第一位,充满着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激情,被国外友人誉为“邓小平式的船长”。

三、  解题
课文记叙了我远洋货轮汉川号在德国汉堡港破例装载一套贵重设备,完成一项高难度的装船任务,创造汉堡港一百多年来没有过的奇迹,为祖国争得荣誉的经过,表现了贝汉廷船长与海员工人的爱国热情、科学态度和实干精神,尤其赞扬了贝汉廷船长的远见卓识和聪明才干。 
     文章主要写的是使得汉堡港改变节奏的汉川号,突出表现的是汉川号的指挥者贝汉廷船长。 
     《汉堡港的变奏》“变奏”是全文的线索,也是揭示主题的象征。 
     “变奏是个音乐名词,它是指某一主题音乐的变形,就是用变换主旋律、节奏、调式等手法使乐曲发生变化。用“节奏”构成的乐曲,有时比原来的乐曲更为优美、动听。 
     柯岩把汉堡港的正常活动比作一支乐曲,这支乐曲是惊涛骇浪和台风都改变不了的,但是以贝汉廷为首的汉川号的到来,一下子就改变了这个古老港口的节奏,写出了贝汉廷的气魄。

四、  分析课文
(一)   初读课文
朗读全文
文章以什么为叙事线索?划分文章的结构?
以汉川号装载货物这事件的发展为线索。
一、(1--7) 写汉堡港变奏前的节奏特点和变奏时的骚动情景引出汉川号。(文章的起 
始,故事的引子)
二、写引起汉堡港变奏中的几个主要事件。(文章的主体,故事的经过)(从“故事却要从三月说起。”到“为我们祖国争得了荣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