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人与路”作文讲评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3/20 20:23: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680字。

  材料作文“人与路”作文讲评
  有人说:世界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界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定立意。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
  这个话题实际上是要求我们阐述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道路(或者选择这样的道路有什么好处),怎样走好这样的道路等。
  写好这个题目一定要把“路”这个概念具体化,不能泛泛谈“人应该走正确的道路”,因为什么是正确的道路,读者并不明白。可以具体化为:创新之路、个性之路、奉献之路、尊严之路等,也可以通过人类开创道路的艰辛来议论应该如何对待现代人类的出路。
  偏移中心的立意:
  有的同学没有谈论“创新之路”的必要性,而是大谈“创新”的必要性,没有了原话题的关键词“路”,而成了“人与创新”的话题。所以,要看一篇文章是否切题,应该把自己的中心回到原话题中,看看是否符合。否则,虽则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切题,实际上已经离题万里。
  从文体方面来看,多数同学选择了议论文,实际上也可以写记叙文或者抒情散文,从自己切身或周围熟悉的人方面来写某些人是如何走一条人生之路的。这样可能更有渲染力,更能打动人。
  二、看要求;
  这次作文的要求是运用材料方面是否能准确、精炼、丰富,是否能融合于自己的议论,能否为自己的主题服务。
  材料的运用遵循的原则:
  1、材料的丰富指的是文章内出现的材料不能一两个,也不能全都选择同一类的材料。
  2、运用材料时不能把一个材料占据全文,也不能两个材料并列举出,平分笔墨。
  3、运用材料要详略得当,详的材料只能是一个,而其他的材料只能略用,当然要讲究技巧。
  4、材料中,材料之间要存在一定的关系,或递进关系,或对照关系,或并列(不同时间,不同空间)
  5、在材料丰富中,除去人的材料之外,一定增加一些自然中的比喻或类比,还要有诗词等文化材料。
  6、材料之间的顺序,要符合立意的层进顺序,最好是在材料之间有过渡。
  正确运用材料:
  1、在具体描写某一个事例之后,可采用材料排比事例方式,突出话题重点
  2、可采用描写形式,渲染气氛,材料之间夹叙夹议,运用过渡。
  3、诗词名言化用在自己的议论抒情中。
  4、材料之间的运用一般要存在一定的关系,从时间,空间,递进关系上进行安排。
  (先自然,后人物,融合诗词)
  作文分析:
  总体说来,大部分作文都能很好地运用材料,能丰富、精炼,句式也较能灵活、有力。
  正例如:①有信念的人从来不愿意走别人走过的老路,他们更愿意在别人未踏足的路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大文豪苏轼开创了宋词中的豪放派路线,雄浑壮观景物、豪迈奔放的感情给词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从此便有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景象,便有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白居易摒弃当时盛行的浮华诗风革新诗路,新乐府横空出世;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开创画路,用绚丽的色彩渲染出美丽的《日出》;华语乐坛小天王周结论拓展歌路,成为亚洲超人气偶像。可见,开辟新途正是发展的潮流。(27班 陈诚)
  ②屈原吟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去探索自己的路,最终名垂千古;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