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同步测试卷
- 资源简介:
约7260个字。
《我的童年》
一、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诞()生私塾()椽()子溺()爱浑浑噩噩()
教谕()琐()事收割()发酵()万象更()新
谷穗()腌()咸菜孤苦伶仃()龙肝凤髓()
蹿()房越脊()光大门楣()
2、解释词语
家徒四壁:____________
浑浑噩噩:
光大门楣:
习以为常:
孤苦伶仃:
3、给线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我父亲同另外的一个弟弟(九叔)孤苦líng dīng(),相依为命,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两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活下去是什么滋味,活着是多么困难,概()可想见。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虽然他的父亲浑浑噩噩,但他却是个精明的人。
B、他已经穷到家徒四壁,生无分文的地步了。
C、听到感动中国的白方礼老人用蹬三轮车的收入资助贫困学生的事,令我肃然起敬。
D、没想到,一些别人不以为然的小事,也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暴风骤雨
5、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作者童年时期家境异常艰苦,但在作者出生之后,也曾有过比较好的日子。
B、文中对奶奶的描写比较简约,而重点描写了奶奶给“我”馒头的动作,是为了表现童年时期生活的贫苦。
C、“我”六岁那一年离开故乡,和叔父去了济南,虽然备尝思乡思亲之苦,但这也是“我:一生中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
D、文中最后写“我”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表达了离家孩子对父母的深切思念。
6、文学常识填空
季羡林(1911—2009)山东临清人,字(bū)______又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京大学终身教授。散文集有《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等,其著作汇编成____________共24卷。
二、能力提高
课内精段阅读
我的童年 季羡林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
七十多年前的中国,刚刚推翻了清代的统治,神州大地,一片混乱,一片黑暗。我最早的关于政治的回忆,就是“朝廷”二字,当时的乡下人管当皇帝叫坐朝廷,于是“朝廷”二字就成了皇帝的别名。我总以为朝廷这种东西似乎不是人,而是有极大权力的玩意儿。乡下人一提到它,好像都肃然起敬。我当然更是如此。总之,当时皇威犹在,旧习未除,是大清帝国的继续,毫无万象更新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