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二外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有26道题,约11920个字。
温州二外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时间:2016.1.12)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每道选择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栏楯(shǔn)红缯(zēng)缂丝(kà)大腹便便(pián)
B.矩(jǔ)形坳堂(ào)形骸(hái)前倨(jù)后恭
C.船坞(wū)优渥(wò)泽畔(pàn)呱呱而泣(gū gū)
D.压轴(zhòu)星宿(xiù)徇(xún)私戎马倥偬(zǒ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尽管语言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毋庸质疑,但当下汉语的地位日渐式微,语文学科沦为边缘学科却是不争的事实。“汉字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B.面对昆明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有网民认为,在表达哀伤与愤慨的同时,请不要传播血腥画面,那样只会助长暴徒的嚣张气焰,伤害孩子稚嫩心灵。正义不可亵渎,邪恶必被严惩。
C.2014年7月25日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记住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记住教训,知耻后勇,不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D.受信贷紧缩影响,美国居民逐步压缩消费,其中备受亲睐的耐用品消费成为压缩的重点,这使得美国汽车业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张站起来说道:“陈书记刚才的发言是抛砖引玉,让人茅塞顿开,我下面要讲的话只能算是狗尾续貂了。”
B.一些音乐类选秀节目的评委水平委实有限,不能从专业角度点评选手的优缺点,话语虽多却云山雾罩,不知所云。
C.新赛季,巴西籍教练库卡的上任和外援阿洛伊西奥的加盟,对鲁能泰山队来说简直是为虎傅翼,让本来就志在夺冠的队员更加充满信心。
D. 现在一些商家的导购员在向顾客促销时热情主动,这本无可厚非,但导购员如果要么喋喋不休地动员试用试穿,要么像贴身保镖一样紧紧相随,那么难免让不少消费者感觉热情过了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深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0后”这一代更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
B.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犯罪的打击力度,严肃食品药品安全和环境污染事件以及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职务犯罪。
C.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D.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体接连曝光,不同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的质疑。
5.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一少年,一猛虎,一段南太平洋上波澜壮阔的漂流旅程。在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最发人深省的是动物与宗教给“派”带来的独特的宇宙观和人生观。127分钟时间里影片讲述了两个版本的故事:一个是电影呈现出来的,派和老虎的漂流故事,实现了人对动物“从恐惧到依赖”的关系变化;另一个,是在病床上的派讲述给调查人员的,水手、厨子、妈妈和派一起漂流的历险,他们互相杀害最终剩下了派一人。其实生活又何尝不是兼具这迥异的两色?——,。所以,与其说导演李安是在给我们讲述一个关于人与动物的荒岛求生记,不如说是在揭示一个真实的人生处境。
A.明亮鲜丽如奇幻漂流的壮美,阴暗恐怖似人间炼狱的无情。
B.绚丽多彩如荒岛求生的惊险,阴暗恐怖似人间炼狱的无情。
C.明亮鲜丽如奇幻漂流的壮美,残忍灰暗似互相残杀的直白。
D.绚丽多彩如荒岛求生的惊险,残忍灰暗似互相残杀的直白。
6.下列内容是从某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日记”中节选的对某个同学的日常表现记录。临近期末,请根据这些内容替班主任为该同学写一份期末评价性的文字。(4分)
要求:评价客观,语气委婉,有利于该同学的发展,不超过60字。
(1)9月11日晚自修,与值周班同学发生争执,并辱骂该同学。
(2)10月20日,在校运会上打破一百米和跳高两项校纪录。
(3)11月10日,上午第一节课迟到。下午课外活动报名参加学校英语演讲比赛。
(4)11月20日,下午第二节生物课打瞌睡。下午第三节课,语文老师宣读了他的一篇发表在《中学语文报》上的优秀作文。
(5)12月9日:在高三模拟考试中作弊。
7. 依据示例,另选对象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基本相似。(4分)
笔
走走停停,欲言又止
一些碎句
飞过的青鸟,衔走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文学“虚无”历史的本质
①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事实上包含了完全不同的两种含义。其一是在过往时段内真实发生过的“原生态历史”,也就是哲学上的“历史本体”。这种历史,包括具体的历史过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真实存在,具有不容置疑的客观性。其二是以文本形态呈现和存在的“被叙述的历史”,也即“历史文本”。这种“被叙述的历史”,经过史家在一定历史观和价值观支配下的选择、提取、过滤、描述,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但必须注意一点,这种主观性是在客观历史事实规制下的“有限主观性”,必须以依附和尊重历史本体为前提,最大程度地逼近客观历史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