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ppt23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8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2/18 10:21: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17张,课件制作简洁,以练习为主,文字材料约3360+1080字。

  《赤壁赋》教学设计
  学生课前学习活动
  今年,我们学校进行了翻转课堂的尝试。为此,我们专门去乐昌二中进行了学习。乐昌二中A、B课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若想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翻转课堂,用A课来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学校虽然没有明确提出A、B课的说法,但我们也会给学生留出课上自主学习的充分时间。也因而,与其说学生的预习是课前活动,还不如说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课型。我的这堂《赤壁赋》,就是建立在这样的一堂自主学习课之后的。下面是我给学生设计的自主学习的导学案:
  《赤壁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赋”的文体特征,并在反复诵读中体会。
  2、文通字顺,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一、了解“赋”的文体特征,并在反复诵读中体会。
  (一)了解赋的文体特征
  赋,本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它始于战国,盛行于汉,到唐宋而衰微,元明清则趋于消亡。赋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讲究文采,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排手法。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不讲究骈偶、音律,较多地吸收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这种赋叫文赋。本篇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
  (二)反复朗诵课文,体会本文的韵律美和骈散结合的特点。
  二、读懂文章,掌握文言知识。
  (一)结合课下注释阅读全文,把课下注释中重点的词语解释写回课文之中,把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划出来。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或句式,自主检测一下知识的掌握情况。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               )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        )一苇之所如(         ),凌(       )万顷之茫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