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课时,约2700字。
《获得教养的途径》专题创新阅读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张小兵
开课类别:教师发展学校公开课
开课时间:2005年10月5日
教学设想:在学习了本专题后过一段时间,让学生重新阅读、思考本专题中所涉及的问题,使赞同的观点更清晰、更深刻,使反对的意见讨论得更深入,从而形成更符合学生个性的、更具有操作性的观点。
课 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引出“温故而知新”(1分钟)
1、孔子是中华民族的先贤大儒,他是思想家,更是教育家,他的许多关于学习的论断已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大家还记得孔子强调“温习”的一些句子吗?
(生回答)提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温故而知新”是十分重要的学习方法,那么,我们该怎样“温故”从而“知新”呢?(停顿,学生思考)我想,要“知新”,“温故”就不是简单地浏览旧知识,而应当整理、反思、质疑旧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 (板书:温故而知新)
3、“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个专题就有许多值得“温故”的内容,一个多星期前,我们学习了这个专题,上次周记中有11位同学说:这几天,回过头来读读这个专题,发觉自己又有了新的思考。课代表很是热心,将同学们的反思记录收到我这里。今天,我们就《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专题的学习也来一个“温故而知新”。 (板书:《获得教养的途径》)
二、“温故”——整合、浓缩专题知识(5分钟)
1、什么是“教养”?
2、结合课文说说追求“教养”的意义是什么?(课本P37)
提示: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
3、专题主要内容(教师提问,指名回答)
提示: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经典的力量”、“求学之道”、“从质疑到创新”(板书)
第一部分,经典的力量。重点谈研读世界文学,出发点是一个“读”(板书)字。强调反复阅读,不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读”,就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