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00字)
获得教养的途径(黑塞)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学生能够说出阅读经典对一个人获得教养的重要性。
3、了解掌握阅读现代文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生能从读经典从而获得教养这一命题,在探讨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学生能说出问题探讨这种学习方式给自己在学习上带来的变化。
教学方法:问题探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讨论:读一篇文章要掌握哪些东西?怎样阅读现代文?
明确:问题1
高考要求: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问题2.阅读的步骤与方法
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把握文意、理清思路
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整体把握,筛选信息
研究探讨,深入领会
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以上步骤可以借助问题来完成。
二、导入
我想让大家谈谈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一本书,谈谈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读书确实可以让我们学到知识,学到文化,但是有知识,有文化,并不等于有教养,只有获得教养,才能提高生存质量,才能获得有价值的人生。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
三、作者介绍
赫尔曼·黑塞(1877--1962),20世纪德国文学的重要作家。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拉门青特》(1904)令他一举成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后发表了《在轮下》《盖特露德》等许多小说。除了小说创作外,黑塞同时也致力于小品文与诗歌的创作。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还曾获得冯达诺奖、歌德奖等。黑塞与1923年加入了瑞士籍。
四、问题式探究
(一)整体感知,讨论:文章是怎样逐步深入论述的?(练习1)
这是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从文体上看是一篇议论文。第1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第2段至第5段,论述阅读的作用。第6、7段,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
(二)第一部分
1、请一名同学从第一自然段用概括出黑塞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修养?
作者把它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以“体育”为喻,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很形象,同时指出真正的修养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完成又是激励”是说完成了一个目标,又有下一个目标,上一个目标是下一目标的激励。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教养是一种境界。教养永远只是一个过程,永远在路上,不追求任何的具体的目的。教养是精神和心灵的完善。(一个人的心中必须要有人类的意识,要有对生命的人文关怀意识,要懂得敬重、悲悯和爱,黑塞说,让自己与人类的心脏一起跳动,让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有意义。)
2、作者在此指出了“生存手段”与“生存境界”的区别,请从文中找出分别指向它们的话语。
生存手段: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生存境界: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努力。因此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并不矛盾。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而“具体的目的”是指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