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80字。
小 题 大 做
——“一事一议”议论文的写作
一.引入:
教师:本学期的课文以哪种文体为主?作文训练的重点是哪种文体?
明确:议论文。
教师:写议论文难不难?
明确:写议论文并不难,而且你们小时候就已经会了。比如:在你很小时,就有人会问你——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你一定能作出肯定回答——爸爸,或者妈妈。再问你——为什么呀?你一定能够回答——因为爸爸陪我去动物园,或者妈妈给我讲故事。就在一问一答中,你已经完成了一篇议论文,有论点,也有论据。
由此可见,写议论文不是一件难事。当然,我们现在来写议论文,还需要遵守一定的准则,才能够写好。
现在,就让我们来理解、掌握这些准则,走进议论文写作的大门。
一、解题,理解“一事一议”的含义及特征:
教师:什么是“一事一议”?
明确:“事”,即“事例”,“事”在前,“议”在后,“事”是基础,“议”是核心,“议”是从“事”中来的。所以,对自己所选择的事例必须经过认真的思考,仔细的分析,对其实质有了正确的理解,从而确立出中心论点,这样以后才能动笔。还要注意一点:这一事例是议论的基础,不论它多么重要,都只能服从议论的需要,为议论服务,否则,就会有喧宾夺主之感。因此,叙述这件事时,就应该突出重点,删繁就简,脉络分明,只需概括叙述出与中心论点关系密切的那一部分内容。
其特征是:理从事出,议论为主。(课件显示“理从事出 、 议论为主” )
二、复习巩固“概括叙述”的原则:
提示:学习记叙文时,已经作过“概括叙述”的训练,所以本部分内容以学生回答为主,教师概括小结。
明确:概括叙述的原则是——体现原意,言简意赅,有侧重点。
具体而言就是,对许多人都熟悉的,可以少说;对于一下子可以说清楚的,不多说;可以十个字说的,不用二十个字说;可以一句话说清楚的,不用两句话说。 既体现事件的本质,又简洁明了,不喧宾夺主,真正为议论服务。
(课件显示“叙事件,体现原意,言简意赅,有侧重点” )
请看学生作文《从钱钟书“不借名”所想到的》:
无锡二中新校落成之际,学校领导曾请校友钱钟书为图书馆新楼题名为“钟书楼”,钱钟书回信拒绝了。他说:“好好一个图书馆,称作藏书楼,岂不现成、朴实、大方,唯名与器不可假人;贱名务请勿用来命名。”好一个“唯名与器不可假人”!它充分显示了钱钟书高尚的人格,也表现出他清醒的远见卓识,值得我们深思。
这个开头只用几句话,就把钱钟书“不借名”的谦虚、淡泊、求实的事例介绍清楚了,叙述简明扼要,概括性很强,为下文的议论作好准备。至于钱钟书还有哪些感人事迹,则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因此不须也不能详述。
再看学生作文《从贝利对儿子的预言说起》的开头部分:球王贝利喜得一子,舆论大哗,赞美之辞此起彼伏:“球王喜获继承人!小球星诞生!”就在这个时候,球王贝利却发出了清醒的声音:“我的儿子当不了球星!”是贝利不愿意儿子当球星吗?当然不是。贝利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