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末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2道小题,约6410字。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末考试语文试卷
说明:本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等级
得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每题2分,共8分)
(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 (朱熹《观书有感》)
(2)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论语》十二章)
(4)时光交替,匆匆不待,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春意,正如《次北固山下》所写的: ,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我们俩xínɡ yǐnɡ bù lí( ),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2)又像一个rěn jùn bù jìn( )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
(3)春天像小姑娘,huā zhī zhāo zhǎn( )的,笑着,走着。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B、网传天然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营业厅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
C、“最美新娘”李成环的事迹可歌可泣,她被兰州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
D、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报道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将“控诉”改为“揭露”)
B、我们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将“听取”和“讨论”互换位置)
C、历史上那一个个著名的文学奖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作品。(把“许多”移到“优秀”的前面)
D、自从白公馆、渣滓洞实行免费开放以来,接待了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删掉“自从”)
5.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两句,与前面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3分)
适应是什么?适应是青松在泰山悬崖上迎风劲舞,是腊梅在寒冬腊月里傲雪盛开,是 ,是 。
得 分 评卷人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6-8题(8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山门圮于河(倒塌) B、棹数小舟 (划船)
C、湮于沙上(埋没) D、不亦颠乎 (颠倒)
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8.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0题。(4分)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
注释:奕:下棋。秋:人名。通国:全国。鸿鹄:天鹅。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 )
10.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