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儿》导学案4
- 资源简介:
约4150个字。
15 枣儿
课题 枣儿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小品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3.了解小品的基本结构及相关知识。
过程与目标 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珍惜亲情,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亲情。
2.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 孙鸿,当代剧作家。他所写的话剧小品《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曾经荣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等多项大奖。
写作背景 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农村青壮年离开故土,到城里打工,老人和孩子留守家园。老人留恋故乡不愿到城里生活,孩子企盼父母早日回到故乡,而到城里打工的青壮年却希望走出故土家园,走进现代化的都市,过上富足安康的新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到城里生活的农村人可能会出现生存的困境、情感上的迷失、精神上的失落,在农村留守家园的人可能在希望中充满迷茫,企盼中浸透困惑和失落,家庭关系和责任义务必然会发生变化,亲情、爱情在这样的社会变革时期将经受严峻的考验。
读准字音 喃喃自语(nán)蓦然(mò)掸去(dǎn)
羡慕(xiàn)匾子(biǎn)囫囵(hú lún)
踌躇(chóu chú)咀嚼(jǔ jué)翘首(qiáo)
辨清字形 跨(kuà)跨越搀(chān)搀扶
胯(kuà)胯骨馋(chán)馋猫
挎(kuà)挎包谗(chán)谗言
理解词语 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蓦然:猛然,不经心地。
囫囵:完整,整个儿的。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踌躇:犹豫。
掸去:拂去。
翘首:抬起头来(望)。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咀嚼:用牙齿磨碎食物,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兴许:也许;或许。
中看:看起来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