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风·氓》说课稿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20 11:43: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80字。

  《氓》说课稿
  一 、教材地位
  《氓》是必修四第三专题”风骚比兴”这个版块中的一篇。它通过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达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编者把这首诗歌放在这里,不仅是要学生了解诗歌内容,也要了解它形式上的特点,比如赋比兴手法的运用,还有就是《诗经》作为中国诗歌现实主义滥觞,认识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特点。
  2.疏通文字,积累字词。
  3.梳理叙事脉络,把握女主人公的感情变化
  4.能够鉴赏女主人公的形象,能分析女主人公悲剧的根源
  5.体会赋比兴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握女主人公的感情变化,鉴赏女主人公的形象
  教学难点:
  能分析女主人公悲剧的根源,体会赋比兴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
  启发法
  点拨法
  四、总体设想
  疏通字词以后,以“淇水”理清文脉,以此明确情感变化轨迹,并由此展开对女主人公形象的分析并解决手法,最后探讨女主人公悲剧的根源。因为诗中有许多生僻字和特殊意义的词,需要了解掌握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可以将其设为两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疏通文意,把握故事情节和情感变化的轨迹(赋比兴手法)
  第二课时:分析人物形象(对比手法),及探讨人物悲剧的根源。
  五、课前准备
  学案
  1.资料链接(《诗经》文学常识及古代婚嫁习俗)
  2.字音
  3.改编(将古诗改编成现代诗歌或歌词,要求终于原文,可适度想像。鉴于难度较大,可以小组合作改编)
  4.课堂导读(故事情节、情感变化、人物形象)
  5.课后练习
  六、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回忆《诗经》中熟悉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它们或书写追求爱情的幸福,或表达爱情不可得惆怅,或表达相思之苦,或书写对爱情的忠贞。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诗经》,学习它的另一篇有名的诗篇——《氓》。
  二、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主要了解诗经基本信息,主要是诗经六艺
  三、整体感知
  齐读全诗。要求读准、读清楚。教师正音。
  四、疏通文字
  学生展示改编作品,根据改编落实重点字词。(可将学生作品收过来,选择改编得比较好或较差的跟原文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哪里改编得好或不好,以此落实重点字词)
  五、文本研习
  1.明确线索
  一条河水见证了一段爱情,在“淇水”中感知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诗歌《氓》中,几次提到淇水?请从诗中找出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