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导学案1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18 22:20:5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150字。

  必修①第一单元第1课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设计:田维    审核:  姜恒权       执教:         使用时间:
  【目标择定】
  1.通过把握诗歌意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体悟诗歌情感和主旨。
  2.充分朗读及至成诵,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节奏,感受诗歌的情感美、音乐美、画面美。
  3.分析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宽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气魄,从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
  第一部分
  【探究一径】
  【主问题】诗品见人品,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见出毛泽东怎样的人格魅力?
  1.这首词的内容就是以诗人的活动为线索来展开的,找出表现线索的动词并加以赏析。
  2.朗诵全词,诗人用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画面?请分析这些画面塑造出了词人怎样的形象?
  3.古人笔下秋景多萧杀悲凉、清冷惨淡,情调悲凉低沉,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却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请结合时代背景品析其人格魅力。
  【再问再新】
  【助学资料】
  1. 关于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1)“意象”,是指在诗歌中,融人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客观物象。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它“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枯藤、老树”等11个意象,“藤、树、鸦”在现实中分属植物和动物,本身并没有什么感情色彩,但是它们在作品上被诗人的情感“剪辑”在一起时,就营造出衰败、凄凉、孤寂的氛围。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2)“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的意境(情景)关系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的特点主要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孤独冷寂等等。
  抓住诗歌的意象,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2.《柳亚子与毛泽东的交谊及诗词唱和》(百度文库)
  3.“悲秋”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题材,请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相关素材。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