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兹拉特》课堂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670字。
《山羊兹拉特》课堂教学设计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
俞建望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正确理解文章寓意。
2.能力目标:学习小说传递情感的方式,体会其作用。
3、思想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理解动物的情感,与动物友善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
从童话体例的叙述里发现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唤起学生对自然和生活中美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生命中无处不在的爱的感动。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教师重在传授小说文本分析技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行解决疑难问题,进一步提升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总会有那么一些东西,让我们记忆深刻。比如说一只小狗,一只小猫,或者一只老虎。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一只可爱的山羊的世界,看看这只可爱的山羊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情感。
作者艾萨克•什维斯•辛格(19O4-1991),美国作家。出生于沙俄统治下的波兰,祖父与父亲都是犹太教的长老。他从小接受正统犹太教教育,学习希伯来文和意第绪文,熟悉犹太教的经典和宗教仪式以及犹太民族的风俗习惯等,这一切都铸就了他作品的重要特色。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庄园》《卢布林的魔术师》等。辛格的短篇小说创作也很突出,发表过10余部短篇小说集,此外还有 2个剧本、3部回忆录、11部儿童故事集。
1978年,由于“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辛格获诺贝尔文学奖。
辛格被称为当代最会讲故事的作家。在创作上,他尊重传统,又吸收了意第绪文学中的营养,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小说有不少以性爱为题材,他认为“在爱情和性爱中比在任何其他关系中,人的本性显露得更充分”。但他不耽于色情描写,而重在探索和揭示激情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他主张作家创作要起到娱乐读者的作用,让读者得到艺术享受。所以他的故事叙述生动,文笔轻松幽默,作品中丰富的成语和活泼的句法受到评论界的高度赞扬,认为那是任何译文无法传达的。
二、分析文章情节
1.小说叙事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情节,本文的情节是怎样发展的?
开端——阿隆受命卖羊
发展——卖羊途中遇暴风雪
高潮——风雪中相互救助
结局——安全回家不再卖羊
2.情节的运行——冲突
冲突是小说得以发展下去的动力,没有冲